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福建省爱国拥军模范陈学林:不变的情怀 永远的“军人”

2022-08-18 18:55:22来源:中国网
无论是哪种身份,于他而言都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始终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以不变的军人作风,凭着一腔热血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服务...

无论是哪种身份,于他而言都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始终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以不变的军人作风,凭着一腔热血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服务群众、拥军拥属等工作中彰显军人风采。他就是日前获评福建省爱国拥军模范称号的尤溪县西城镇党委书记陈学林。

退伍军人的好兄弟

在陈学林的心里,退伍老兵的力量,是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如何把这些“老兵”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他一直在探索的一件事。因此,陈学林很喜欢和老兵们聊天,一有机会就和老兵们聊上几句,老兵们也喜欢跟他说说心里话。在一次与老兵们的聊天中,62岁的参战老兵林士昌说,西城的退伍军人约1600多人,希望能有一个属于退伍老兵的活动场所,大家平常可以多交流一下。陈学林认真地听着,默默地记着。雷历风行的军人作风在陈学林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接下来的几天,他先后召开征求意见会、组建专班、找场地、添设施、配人员。短短不到1个月,西城镇“老兵之家”就成立了。现在,“老兵之家”设有乒乓球室、阅读书屋等,老兵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交流场所,每周都开展读书活动,老兵们在这里交流思想,凝聚共识。老兵黄培德对此赞不绝口:“这个建议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陈书记放在了心上,真是咱们老兵们的贴心人啊!”西城镇的退伍老兵们,也因为“老兵之家”进一步转变了观念,他们组建了“老兵志愿队”,每个月定期组织到尤溪烈士纪念园开展祭扫活动。在疫情防控中,老兵们主动请缨参与到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中,并参加卡口值班值守,带动了其他群众也积极响应,自愿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工作生活中尊重、理解和爱护军人的同时,陈学林始终把“双拥”工作政治责任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经常到武装部、驻地部队沟通汇报,为驻地武警解决训练、生活实际困难;为县应急救援大队新营房选址、征迁出力;为全市森林防灭火演练提供立体保障;保护并发挥好辖区县级烈士陵园、红四师师部旧址等作用,组织学生、干部到陵园祭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年度征兵人数、大学生比例等重要指标超额完成,在全县率先完成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全覆盖,得到上级肯定……2021年度,西城镇被评为全县武装工作先进单位,陈学林个人也获评全县“优秀基层人民武装政治教导员”称号,连续三年考评优秀被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

老兵创业就业的好帮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退役军人刘某有意向在西城镇新建钢化玻璃项目,但项目用地、园区道路、变压器增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进度。陈学林知道后,立即组建专班,靠前服务,亲自沟通自然资源、供电、工信、发改、公路等部门,同时积极与村里协调,并多次邀请相关部门到现场办公,经过多方沟通,该项目终于顺利开工,并且实现了当年度引进、开工、投产、上规的“军人速度”,该公司2021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作为乡镇主要领导,陈学林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中,带领团队千方百计为村民增收致富想法子、找出路,积极引导企业设置爱心岗位,安置退役军人80多名。

他带领村民到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参观学习,积极为村里争取项目扶持、联系专家技术指导,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基地”等模式,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2021年西城镇22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9个。在他的影响下,退役军人们纷纷投入和参与到家乡的乡村振兴中,在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18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级班子,其中3名当选为村书记。

2021年5月,陈学林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一线攻坚的领路人

省道S215联三线作为省、市、县各级“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途经多个村庄,是尤溪县主城区连接西城、厦沙高速的重要通道,更是改善群众交通出行、居住环境的惠民工程,征迁工作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不见!不谈!”这是征迁户老张对于征迁的最初态度,组织抽调他当干部的女儿前来协助,老张甚至说房子女儿没有份,让女儿少操心。

房屋征迁成为干线推动的难题,如何破解难题,推动项目?

急难险重面前,陈学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他牵头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组建“一线征迁工作室”,把工作室建在拆迁户家里,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迅速突破瓶颈,助力项目提速。

作为镇党委书记,陈学林亲自带队,带领村干部、工作组每天坚持拜访老张一家,白天不见就等到晚上,谈不了征迁就谈“家长里短”,既“磨嘴皮子”讲政策,又“掏心窝子”讲道理。久而久之,感动了老张,交成了朋友,老张也终于不再拒人千里之外,愿意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愿意和工作组谈征迁。在启动协议签订的第一天,老张高兴地签下协议。像这样的小故事,在联三线征迁工作中还有很多,陈学林总是说,征迁攻坚没有个人英雄,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只有团结齐心,才能共破难题。

在陈学林身先士卒下,100多名干部不分昼夜、持续奋战,“吃在一线、干在一线”,将政策宣传贯穿始终,利用入户宣传、村村通广播、宣传车等方法,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他们算好经济账、生活账和发展账,切实保障群众的最大利益,终于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仅2个月就突破了涉及144户549人困扰多年的“联三线”解建段等征迁堵点问题。在他身先士卒带领下,万达广场、横五线等一批停滞多年的项目征迁问题陆续突破,今年的“八一”期间,他又组建4个专班打响竹木加工集中区征迁攻坚战。陈学林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他在联三线征迁工作的主要事迹被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作为《担当作为通报》专刊表扬,西城镇党委和陈学林个人也被尤溪县委县政府专项奖励记三等功。(福建省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