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选拔2022年度第一批小红星红领巾讲解员,吸引了200名小学生报名参加。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共有易家睿、曾钰棋等58名小学生入围。这是该馆积极探索与实践“五度”宣教模式的一项内容。
座落在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于都视察时,在长征渡口,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现在是新长征,我们重新再出发”的伟大号召。为充分发挥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国防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该馆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与实践“五度”(限度、深度、广度、长度、跨度)宣教模式,推进纪念馆宣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破纪念馆馆际交流的“限度”。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作为长征路上的第一馆,承载着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和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要讲好长征故事,更要站在民族、国家、政党的战中央略高度来打造。为了加强馆际交流、资源互补、客源推送,该馆不仅和长征沿线的许多纪念场馆进行交流,还和许多没有直接关联的纪念馆、博物馆开展交流。目前,该馆先后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上海陈云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等10余家纪念馆、博物馆开展了馆际交流。并在北大红楼橱窗、河北邢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推出“红色记忆——红军标语图片展”,从而扩大了纪念馆对外影响力。
重视纪念馆资源挖掘的“深度”。他们通过“走亲戚”“认亲人”等方式,加强与革命后代的情感联系,抢救性挖掘背后红色故事,建党百年之际,该馆就挖掘了10余个红色素材,征集了7封红军烈士家书和40余件其他革命文物,开发了《人间正道于都河 》《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于都“布道”》等一系列党课,创作了《总书记温暖了她一世的离愁》《宝藏爷爷的托付》等一系列红色故事。此外积极参与央视、卫视等50余档纪念建党百年电视专题节目的录制,扩大了长征文化的影响力。
开拓纪念馆人才资源的“广度”。他们借鉴于都长征源合唱团12年建团经验,通过积极动员红军后人参与,整合本地人才资源,成功组建了长征源宣讲团。宣讲团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宣讲队员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军营、学校以及全国各地进行宣讲,截止目前,已开展义务宣讲420场,该团成为了于都县宣教工作的一面旗帜,前不久,该团被江西省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延伸纪念馆宣教工作的“长度”。该馆主动与学校、社会培训机构联系,搭建第二课堂学习、展示平台,培养小红星讲解员。五年来,共有600余名孩子报名成为小红星讲解员,能常态化讲解的小红星达140余名。他们利用周末、节假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景点,为游客义务讲解红色历史。如今,小红星讲解员已成为连接起纪念馆、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探索纪念馆辐射影响的“跨度”。他们打破过去“依馆据守”的惯常思维,与当地的学校、企业、机关、社区开展共建活动,探索纪念馆宣教跨界的力度。利用5G网络,开展直播党日共建活动,让纪念馆宣教工作进入大流量网络;与乡镇党支部共建,实现文化共享、资源共建。
“晚霜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唱的是咱长征源,当年送走我的红军哥哥哟红军哥哥......”漫步于都河畔,耳畔回响着《红军渡长征源》的旋律,于都河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霓虹灯光彻夜闪亮,呈现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繁华。纪念馆馆长谢芸华告诉笔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发出“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令,赋予了于都新的历史使命。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擦亮于都的长征品牌,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新高地。”(江西省于都县人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