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服务退役军人 我们用心用情用力

2022-01-13 16:30:30来源:南京日报

“您好!欢迎您光荣返乡,请出示一下您的退役证、退出现役行政介绍信等材料,我们将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老兵退伍季,栖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着重推进建立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士兵退役一件事联动工作机制,并通过海报宣传、印发服务手册、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开展全覆盖、立体式宣传,为全区退役士兵提供更具精准化、更具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做到士兵退役“一件事”一次通办、一站式联办,切实提升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好安置岗位资源开发,努力实现退役军人安置资源开发最大化,政府、部队、个人“三满意”安置目标。

——聚焦政策配套,夯实移交安置工作基础。会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进一步完善南京地区转业军官安置办法,对退役军人保障法明确的六类优先安置对象予以妥善安置。制定《南京市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移交安置工作规程(试行)》,统一规范我市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工作流程。

——聚焦创新实干,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安置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夯实责任,加强岗位筹措力度。坚持做好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全过程服务保障,对南京地区转业军官移交安置政策口径进行调研、梳理、完善,积极做好驻区部队移交安置政策宣讲,开展“走军营送政策”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统筹疫情防控和年度退役军人培训工作,开通网络直播授课形式,确保近500名转业军官培训和结业考试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待安置期的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解决退役军人后顾之忧。

关键词 就业创业

有“办法”, “四位一体”搭舞台激活力

“我研究了16年的卫星通信,总不能退役了,这一身技术就荒废了吧?”近日,当问及获得南京市第二届 “戎创金陵”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一等奖后有什么感想,南京控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海光给出了朴实的答案。

2016年7月,从军23年的赖海光选择退役自主择业回到南京,与两名战友一同将创业方向瞄准民用卫星通信系统研发,研发出了多款卫星通信领域的软硬件产品。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赖海光还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目前正在为参加全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作准备。

带着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切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各项工作,让军人从军报国得尊崇、解甲归田受尊重。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响应国家“六稳”“六保”政策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政策支持、培训助力、平台搭建、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全力助推退役军人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努力为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创业舞台。积极开发优质岗位,开展常态化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21场,582家单位提供岗位近七千个。激发创新活力,开展 “戎创金陵”退役军人创业大赛,共征集120个项目参加。开展退役军人企业家行业论坛和创业培训指导,针对有创业意愿退役军人的需求提供帮扶指导。组织“退役军人振兴乡村绿色行”“退役军人模拟创业实训营”“对话国企”、创业对接会、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共享资源等途径,帮助和促进全市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强化“输血赋能”,为退役军人创造更好就业条件。制定承训机构遴选方案,签约市、区两级相应承训机构和实习实训机构49家,制定承训机构和相关专业目录,扎实推进承训机构认定工作。广泛开展适应性培训,推进落实2020年秋冬季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应训尽训、愿培尽培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共面向自主就业退役军人组织适应性培训19期、参训1418人;服务保障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个性化培训211人,学历教育1311人。

关键词 拥军优属

有“温度”,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双拥文化

近日,一向安静的高淳区古柏街道联合村安置小区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镇街悬挂的“光荣之家”工作人员上门来了。去年由于响应政策,该村实施了整体搬迁,不少家庭原有的“光荣之家”牌丢失不见。古柏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下沉到安置小区,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不到三天时间,联合村51户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现役军人以及退役军人家庭的门前又重新挂上了金灿灿的光荣牌。小小的“光荣之家”牌匾,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彰显着一个国家的褒奖,述说着一支军队的殊荣,温暖着千千万万的家庭。

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南京实际,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地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南京连续九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双拥工作俨然成为南京响亮的城市品牌。

——认真听取部队和基层双拥部门意见,修订下发《驻宁部队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贴实施办法》等文件。按照市级自查、交叉互评、省级抽查考评程序和方式,结合南京实际,扎实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区创建,拟制下发《南京市考评推荐省级双拥模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做好打分排序、审核报批和推荐上报工作。

——落实“六送”要求,做好“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组织“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活动和拥军慈善资助,对家庭困难的驻宁部队现役官兵发放医疗、困难资助金共三百余万元。积极协调落实相关优待政策,开展全过程支前服务保障。

——做好“南京舰”城舰共建、海外护航支前保障和相关宣传工作,巩固城舰共建成果,发挥流动国土作用宣传南京城市形象。

——全面构建与军供保障使命任务相适应的新型军供保障体系,先后与10家协作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探索完善军供伴随保障模式,构建铁、公、水、空全方位保障体系,顺利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军供军转保障任务准确率、优质率均达到100%。

关键词 权益维护

有“力度”, 建立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

2021年10月22日,退役军人张国付把两面“为退役军人排忧关怀备至、为困难老兵解难尽心尽责”“为退役军人排忧关怀备至、为老兵法律援助尽心尽责”的锦旗送到了南京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向中心和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表示由衷感谢。

原来,张国付2021年8月因酒店解散被辞退,由于签订的用工协议还未到期,他要求酒店支付工资及补偿金,但多次沟通无果。9月3日,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市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寻求法律援助。工作站详细了解情况后,帮助其梳理证据、寻找法律适用条款、指导书写相关文书,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方式成功为张国付追回工资和赔偿金。

为加强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有效解决退役军人法律服务需求,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21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调查研究,回应群众期盼,将“建立市、区、街(镇)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确保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依法及时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做好退役军人诉求沟通回应和政策解释工作。特别是高效开展现场服务和矛盾化解,各类来访、来电、来信中,90%都能在服务中心现场办理、现场解答、现场处置。

本版撰稿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娇

 

亮出“六张牌”增强退役军人“三感”

2021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通过采取政策上优待、权益上维护、情感上提升等措施,打通退役军人服务最后“一公里”,亮出服务保障“六张牌”,多措并举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亮出“典型牌”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

组织“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微视频征集展播、口述历史视频录制、首届退役军人党员军功人物选展活动,进一步激发退役军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高标准有序开展省、市级优秀“戎耀之家”创建活动,推荐南京一民医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单位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戎耀之家”。

亮出“尊崇牌” 突出彰显荣誉激励

扎实做好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和义务兵优待、奖励、慰问金拨付及各项优待政策落实。

连续25年调整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幅达10.5%。

全市累计发放光荣牌17.16万块,以不同形式开展“立功喜报送上门”活动,立功奖金的兑现及时到位,广泛开展为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的“爱心送下乡献功臣”结对帮扶活动。

亮出“细心牌” 突出日常管理保障

整合市内烈士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建成网上祭扫英烈的“宁英烈云平台”,共收录我市烈士纪念设施26处,烈士3869名,清明至烈士纪念日期间点击达58万余人次。

全面完成我市部分退役士兵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全部受理人员已100%办结,做到应缴尽缴。

亮出“特色牌” 突出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明确思政引领、帮扶慰问、权益维护等8大类30项服务内容,围绕思政引领、政策咨询等“八大职能”,精心打造“一厅三区四站”,构筑起服务退役军人的硬核阵地。

全市9家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入选全国、全省“百家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

组建1065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600多支服务队在“中国志愿服务网”完成注册。

亮出“文化牌” 突出军休服务质效

军休讲师团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深入街道社区、部队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截至目前已宣讲300余场,现场直接受众近6万人。

统筹策划,举办军休文化成果展,承办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市军休系统迎“七一”文艺演出等活动,受到了军休干部的广泛好评。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在中心调研时,对南京市军休文化工作给予了“全国军休看南京”的高度评价。

亮出“共建牌” 突出社会力量参与

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启迪军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南京一民医院、南京和谐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分别为退役军人提供符合特点的“专属”优质岗位、提升技能的“专业”培训指导、扶持创业的“专门”绿色通道、帮扶解困的“专项”拥军优抚服务等“四专”保障。“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市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市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首届“戎创金陵”退役军人创业之星颁奖典礼暨南京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授牌仪式。首届“戎创金陵”退役军人创业之星颁奖典礼暨南京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授牌仪式。2021年度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岗位练兵比武选拔赛。2021年度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岗位练兵比武选拔赛。2021年6月30日,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市军休系统迎“七一”文艺汇演举行,图为演出前为获得“光荣在党50年”勋章的军休干部代表颁章。2021年6月30日,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市军休系统迎“七一”文艺汇演举行,图为演出前为获得“光荣在党50年”勋章的军休干部代表颁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决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深化为民服务本领,在“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中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质效,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关键词 移交安置  

有“质量”,多渠道开发安置岗位资源

“您好!欢迎您光荣返乡,请出示一下您的退役证、退出现役行政介绍信等材料,我们将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老兵退伍季,栖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着重推进建立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士兵退役一件事联动工作机制,并通过海报宣传、印发服务手册、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开展全覆盖、立体式宣传,为全区退役士兵提供更具精准化、更具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做到士兵退役“一件事”一次通办、一站式联办,切实提升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好安置岗位资源开发,努力实现退役军人安置资源开发最大化,政府、部队、个人“三满意”安置目标。

——聚焦政策配套,夯实移交安置工作基础。会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进一步完善南京地区转业军官安置办法,对退役军人保障法明确的六类优先安置对象予以妥善安置。制定《南京市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移交安置工作规程(试行)》,统一规范我市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工作流程。

——聚焦创新实干,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安置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夯实责任,加强岗位筹措力度。坚持做好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全过程服务保障,对南京地区转业军官移交安置政策口径进行调研、梳理、完善,积极做好驻区部队移交安置政策宣讲,开展“走军营送政策”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统筹疫情防控和年度退役军人培训工作,开通网络直播授课形式,确保近500名转业军官培训和结业考试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待安置期的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解决退役军人后顾之忧。

关键词 就业创业

有“办法”, “四位一体”搭舞台激活力

“我研究了16年的卫星通信,总不能退役了,这一身技术就荒废了吧?”近日,当问及获得南京市第二届 “戎创金陵”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一等奖后有什么感想,南京控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海光给出了朴实的答案。

2016年7月,从军23年的赖海光选择退役自主择业回到南京,与两名战友一同将创业方向瞄准民用卫星通信系统研发,研发出了多款卫星通信领域的软硬件产品。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赖海光还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目前正在为参加全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作准备。

带着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切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各项工作,让军人从军报国得尊崇、解甲归田受尊重。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响应国家“六稳”“六保”政策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政策支持、培训助力、平台搭建、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全力助推退役军人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努力为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创业舞台。积极开发优质岗位,开展常态化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21场,582家单位提供岗位近七千个。激发创新活力,开展 “戎创金陵”退役军人创业大赛,共征集120个项目参加。开展退役军人企业家行业论坛和创业培训指导,针对有创业意愿退役军人的需求提供帮扶指导。组织“退役军人振兴乡村绿色行”“退役军人模拟创业实训营”“对话国企”、创业对接会、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共享资源等途径,帮助和促进全市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强化“输血赋能”,为退役军人创造更好就业条件。制定承训机构遴选方案,签约市、区两级相应承训机构和实习实训机构49家,制定承训机构和相关专业目录,扎实推进承训机构认定工作。广泛开展适应性培训,推进落实2020年秋冬季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应训尽训、愿培尽培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共面向自主就业退役军人组织适应性培训19期、参训1418人;服务保障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个性化培训211人,学历教育1311人。

关键词 拥军优属

有“温度”,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双拥文化

近日,一向安静的高淳区古柏街道联合村安置小区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镇街悬挂的“光荣之家”工作人员上门来了。去年由于响应政策,该村实施了整体搬迁,不少家庭原有的“光荣之家”牌丢失不见。古柏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下沉到安置小区,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不到三天时间,联合村51户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现役军人以及退役军人家庭的门前又重新挂上了金灿灿的光荣牌。小小的“光荣之家”牌匾,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彰显着一个国家的褒奖,述说着一支军队的殊荣,温暖着千千万万的家庭。

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南京实际,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地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南京连续九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双拥工作俨然成为南京响亮的城市品牌。

——认真听取部队和基层双拥部门意见,修订下发《驻宁部队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贴实施办法》等文件。按照市级自查、交叉互评、省级抽查考评程序和方式,结合南京实际,扎实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区创建,拟制下发《南京市考评推荐省级双拥模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做好打分排序、审核报批和推荐上报工作。

——落实“六送”要求,做好“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组织“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活动和拥军慈善资助,对家庭困难的驻宁部队现役官兵发放医疗、困难资助金共三百余万元。积极协调落实相关优待政策,开展全过程支前服务保障。

——做好“南京舰”城舰共建、海外护航支前保障和相关宣传工作,巩固城舰共建成果,发挥流动国土作用宣传南京城市形象。

——全面构建与军供保障使命任务相适应的新型军供保障体系,先后与10家协作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探索完善军供伴随保障模式,构建铁、公、水、空全方位保障体系,顺利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军供军转保障任务准确率、优质率均达到100%。

关键词 权益维护

有“力度”, 建立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

2021年10月22日,退役军人张国付把两面“为退役军人排忧关怀备至、为困难老兵解难尽心尽责”“为退役军人排忧关怀备至、为老兵法律援助尽心尽责”的锦旗送到了南京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向中心和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表示由衷感谢。

原来,张国付2021年8月因酒店解散被辞退,由于签订的用工协议还未到期,他要求酒店支付工资及补偿金,但多次沟通无果。9月3日,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市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寻求法律援助。工作站详细了解情况后,帮助其梳理证据、寻找法律适用条款、指导书写相关文书,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方式成功为张国付追回工资和赔偿金。

为加强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有效解决退役军人法律服务需求,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21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调查研究,回应群众期盼,将“建立市、区、街(镇)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确保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依法及时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做好退役军人诉求沟通回应和政策解释工作。特别是高效开展现场服务和矛盾化解,各类来访、来电、来信中,90%都能在服务中心现场办理、现场解答、现场处置。

本版撰稿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娇

 

亮出“六张牌”增强退役军人“三感”

2021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通过采取政策上优待、权益上维护、情感上提升等措施,打通退役军人服务最后“一公里”,亮出服务保障“六张牌”,多措并举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亮出“典型牌”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

组织“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微视频征集展播、口述历史视频录制、首届退役军人党员军功人物选展活动,进一步激发退役军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高标准有序开展省、市级优秀“戎耀之家”创建活动,推荐南京一民医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单位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戎耀之家”。

亮出“尊崇牌” 突出彰显荣誉激励

扎实做好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和义务兵优待、奖励、慰问金拨付及各项优待政策落实。

连续25年调整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幅达10.5%。

全市累计发放光荣牌17.16万块,以不同形式开展“立功喜报送上门”活动,立功奖金的兑现及时到位,广泛开展为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的“爱心送下乡献功臣”结对帮扶活动。

亮出“细心牌” 突出日常管理保障

整合市内烈士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建成网上祭扫英烈的“宁英烈云平台”,共收录我市烈士纪念设施26处,烈士3869名,清明至烈士纪念日期间点击达58万余人次。

全面完成我市部分退役士兵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全部受理人员已100%办结,做到应缴尽缴。

亮出“特色牌” 突出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明确思政引领、帮扶慰问、权益维护等8大类30项服务内容,围绕思政引领、政策咨询等“八大职能”,精心打造“一厅三区四站”,构筑起服务退役军人的硬核阵地。

全市9家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入选全国、全省“百家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

组建1065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600多支服务队在“中国志愿服务网”完成注册。

亮出“文化牌” 突出军休服务质效

军休讲师团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深入街道社区、部队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截至目前已宣讲300余场,现场直接受众近6万人。

统筹策划,举办军休文化成果展,承办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市军休系统迎“七一”文艺演出等活动,受到了军休干部的广泛好评。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在中心调研时,对南京市军休文化工作给予了“全国军休看南京”的高度评价。

亮出“共建牌” 突出社会力量参与

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启迪军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南京一民医院、南京和谐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分别为退役军人提供符合特点的“专属”优质岗位、提升技能的“专业”培训指导、扶持创业的“专门”绿色通道、帮扶解困的“专项”拥军优抚服务等“四专”保障。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