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上海市徐汇区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精神传承工作

2021-12-31 15:46:00来源:中国网
上海市徐汇区深入贯彻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精神,积极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精神传承工作,努...

 上海市徐汇区深入贯彻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精神,积极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精神传承工作,努力开创新时代褒扬纪念工作新局面。

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强大合力

image.png

坚持“一号工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部署整改任务,每月专题听取汇报;区分管领导主抓推进落实,每周例会狠抓攻坚;区委中心组、各区域单位党组织加快推进,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贯穿“两级层面”。把扩大龙华烈士陵园初心教育基地作用纳入徐汇“十四五”规划《纲要》,打造融合发展的红色地标。各区域单位通力合作,按照“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的理念,开展龙华烈士陵园周边综合整治“5+4+X”系列工作。

细化“多方协作”。区内各部门立足岗位职责,主动对接市级部门,确保在政策制度层面贯通,补短板、求突破。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配合,确保政策服务“送上门”、担当作为“沉下去”、红色地标“活起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区检察院、区文化和旅游局、解放军上海军事检察院共同签署了《英烈权益保护和烈士褒扬工作机制》。

着力深挖内涵,发扬红色传统

加强制度建设,精细管理维护。明确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街道(镇)共同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维护、精神传承等工作,明确任务分工、强力推动落实。局系统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拥军优抚科牵头落实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精神传承,将全区7处烈士纪念设施的日常管理、修缮维护等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烈士纪念设施应修尽修、“不漏一处”,有效改善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

image.png

夯实硬件基础,严格日常巡查。定期对区内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情况进行现场实地检查,与区文旅局、相关街道、城管执法大队等部门联动,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英烈纪念设施的安全。根据市文旅局3月11日公布的名录,邹容墓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清明节前夕,联合属地街镇投入资金10余万元,对邹容墓进行修缮,设置提醒标识牌和引导牌,对墓碑进行描红。同时增加绿化种植面积,使烈士纪念设施形成庄严、肃穆、优美的环境和气氛,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

做好软件文章,完善系统数据。与上海交通大学对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综合采集文字、图片、影像等信息数据,统计完善杨大雄烈士纪念碑、史霄雯穆汉祥烈士之墓、五卅纪念柱和上海交通大学英烈群雕等4处烈士纪念设施的图片和地理位置信息,认真补充校核详细数据信息。后续将继续完善其余3处烈士纪念设施基本情况,实现烈士纪念设施数据信息动态化、管理精细化。

分级保护管理,汇集志愿力量。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依托区、街镇、居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分级负责制,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由居民区遴选志愿者担任管护员、宣讲员,街道落实经费保障,定期发放各类培训材料,逐步实现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用活红色地标,传承红色基因

缅怀先烈英模,赓续红色血脉。区委、区政府围绕“以红色基因滋养坚强党性,从百年党史汲取前行力量”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截至2021年9月已发布48期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八一"建军节前夕,区四套班子领导分11路走访慰问烈士遗属代表,推动形成崇尚先进、敬爱英雄的良好风尚。

广泛动员宣传,掀起红色热潮。依托口述历史、“老党员话荣光”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英烈事迹。打造龙南小学少年军校特色,结合“国旗下成长”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教育。开展“致敬抗战老兵、弘扬革命精神”“聆听五老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等活动,挖掘抗战英雄故事,组织走访抗战老战士、抗日烈属,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深挖区域内丰厚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探索“红色基因+声音+互联网+旅游”的创新模式,推出区内8条“全感体验”“全面覆盖”的红色旅游线路。通过主题化、定制化的方式,邀请军地双方共同打卡徐汇红色地标,推动红色文化宣传个性化、立体化、全域化。(上海市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