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济源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2021-09-15 15:53:11来源:济源日报
 济源是革命老区,是一片有着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土地。
  为了求得民主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济源有1861名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慷慨就义;1947年,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济源人民开展了2个多月的大支前,参与人数过万……
  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是济源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军队离(退)休干部(士官)接收安置率100%、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率100%、优抚对象医疗参保率100%、优抚对象抚恤优待金及时兑付率100%……近年来,济源始终坚持“双拥强国、双拥利军、双拥兴市、双拥惠民”理念,持续强化双拥共建,深度推进军民融合。
  军地合力,军民同心,互动共促。济源双拥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自2002年以来,连续五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完善措施、健全机制,夯实双拥工作“基础盘”
  济源示范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双拥创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完善措施,健全机制,进一步夯实双拥工作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将双拥工作作为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及时调整充实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依托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开展双拥工作,确保双拥工作组织精练、分布合理、连续有效开展,实现了双拥工作“五个纳入”,即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单位和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
  明确工作重点。以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济源稳定发展和驻济部队建设为目的,确定了双拥工作8个重点:在事关大局上互相支持,在经济建设中优势互补,逐步提高全民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深入开展群众性双拥活动,为部队办事尽心尽力,推进驻济部队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党委议军会制度、双拥工作联席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等,坚持每年召开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双拥专题会议,各级主要领导每年坚持2次以上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将拥军优属纳入党委、政府督查台账,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切实解决部队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
  常态化开展拥军活动。设立“济源市慈善总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成立济源市军魂退役军人公益服务中心,举行“展示退役军人形象 争当文明城市使者”爱心服务车启动仪式,弘扬退役军人正能量。举行首批拥军优惠门店、拥军合作企业签约授牌仪式,确定40家门店、企业为全市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惠产品和贴心服务。开展以“支援前线、关爱亲属”为主题的专项走访慰问活动,对困难现役官兵家庭、立功受奖官兵家庭、边海防官兵家庭等进行入户走访慰问。在“八一”、春节期间,举办“军民鱼水情”、“八一”联欢会等活动,丰富部队士兵精神文化生活。在各镇(街道)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提供“节日慰问、生日祝福”多项关怀,常态化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
  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唱响双拥工作“主旋律”
  按照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济源示范区持续创新双拥宣传教育的阵地、形式、层次和角度,扎实开展双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形成强大声势,营造军民一家亲、鱼水情谊深的浓厚氛围。
  在公共场所扩大宣教范围。在交通要道、高速路口附近设立双拥工作标志碑,在市中心打造双拥文化广场,建设双拥宣传街,在各镇(街道)打造各具特色的双拥文化广场或双拥游园,卫生系统、车站、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军人服务标志应设尽设,在驻济部队附近打造军民“同心街”……双拥宣传教育设施在济源公共场所实现全覆盖。
  开展专题活动拓展宣教深度。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宣教活动。2018年,开展首届优秀复转军人评选表彰活动,并利用媒体宣传优秀复转军人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正能量。2019年,表彰10名济源“好军嫂”。邀请国防大学郭凤海教授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题对示范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专题辅导。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举办“最美退役军人”宣传推介活动,宣传推介济源消防救援支队1个“最美退役军人集体”和30名最美退役军人,举行济源好兵评选活动。
  充分把握时机丰富宣教内容。在清明节、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生和部队官兵到烈士陵园、部队史馆等地接受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设立“军事日”和“军营活动日”,济源示范区领导干部坚持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活动。邀请国防大学王宝付教授在月末大讲堂开展国防讲座,引导全体市民强化国防意识。各高等院校、中小学将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纳入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国防意识、爱国意识。
  破解难题、落实政策,优抚安置工作结“硕果”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同役同酬”的城乡士兵优待安置新路子,打破城乡“二元化”瓶颈制约,在全域范围内推行“同义务、同待遇”的新做法,取消新入伍士兵“农村义务兵”和“城镇义务兵”的户籍划分,统一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标准,2020年济源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达29064.7元,位居全省第二;2018年至2020年,共为2188名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5806万元,为90名赴艰苦边远地区义务兵增发一次性优待金135万元,极大激发了应征青年的热情。
  军转干部安置和军休干部待遇落实圆满完成。2018年以来,共接收计划分配军转干部40名,其中近90%被安排到行政机关和参公单位,副团以上军转干部全部安排了实职。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连续3年获得全省先进。2019年,济源被退役军人事务部确定为河南省军转干部“直通车式”安置服务重点试点单位。积极开展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活动,提高军转干部的理论素质和综合能力。全面落实军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职工的政治生活待遇,建设完善了棋牌室、文化室等场所,确保军休干部按时享受增资、调资、补发工资等各项待遇,幸福安度晚年。
  退伍军人安置质量整体提高。全面推行阳光安置,不断优化考试、考核组织形式,坚持采用文化考试和实绩考核的“双考”措施,优先安置四类重点安置对象,确保安置对象的安置质量,提高安置对象的满意度。2018年至2021年共接收退役士兵1484人,符合安置条件士兵144人,事业单位安置104人、企业安置39人、灵活就业1人,安置率达100%。2018年至2021年共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134.572万元、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673万元、自谋职业补助金44.5万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问题有效解决。实行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将22家公立医院设立为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定点医院,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报销手续繁琐的问题。对146名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实行公费医疗、实报实销,并全额资助参保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年1万元。对1562名优抚对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优抚对象慢性病门诊及患病住院在落实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等待遇后,剩余部分2万元以下按照70%的比例予以救助,2万元以上按照80%的比例进行救助,每人每年可累计享受救助金额2.5万元。2018年至2020年共救助患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优抚对象1855人,救助资金达386.75万元。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成绩突出。济源退役军人李向阳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坡头镇清涧村党支部书记赵宗礼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玉泉街道西水屯居委会专职调解员蔡友明被评为“‘出彩河南人’之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在“建行杯”首届河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河南金利金铅集团董事长成全明荣获首届河南省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类三等奖,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军荣获优秀奖。部分退役士兵社保补缴工作实现了“应办尽办”“应缴尽缴”。
  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提升。2019年5月21日,16个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549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建成挂牌,实现全覆盖,比中央、省委要求提前了11天。在形成工作力量立体贯通、工作触角入乡进村完整体系的基础上,我们以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创建为抓手,通过典型示范、比学赶超,济源已成功创建11家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年底前将再创建6家,届时,示范达标率将达100%,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将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烈士褒扬工作成效显著。每年清明节、“七一”、“八一”、“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烈士陵园举行入党、入队宣誓等纪念先烈活动,邀请老干部作传统革命教育报告40余场次。2019年3月,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网信办等10个部门共同发起“寻找在韩志愿军24位烈士后人”行动中,济源率先找到济源籍“在韩志愿军”烈士周少武亲属,并组织烈士周少武亲属及相关人员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烈士“认亲”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20余家媒体对此予以报道。今年3月,发布“守护英烈·认亲祭扫——让烈士不再孤单”活动倡议书,447名长期无亲人祭扫和无名烈士全部预约或认领成功。
  全力解决驻训部队实际问题和军人实际困难。成立拥军支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拥军支前合力,为多个前来济源驻训的部队提供生活物资和场地保障。2021年4月,积极支持73056部队在济驻训演习,协调解决电力、供水设施维修费及电费11万元,房租20万元。对未就业随军家属给予生活补助,3年来,发放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343万元,军人子女入学落实政策人数达91人。
  互办实事、互解难题,军民同话浓浓“鱼水情”
  军地双方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抓手,尽心尽力为对方排忧解难,通过军地双方互办实事、互解难题,不断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党委议军会专题研究驻济部队在战备训练及生活方面需地方解决的难题,为部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济源示范区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用于济源武警大队营地建设,全力保障军事用地305亩,投资60万元为海军部队建设垃圾中转站。
  拥军优属显尊崇。示范区科技、教育、文化部门经常开展拥军援建活动,送技术、送书籍、送节目,举办科技专利、法律讲座等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粮食部门主动对接部队需求,全力为部队提供优质服务;交通部门为方便军人及其家属,专门开通途经所有驻济部队的公交车,同时开通“拥军先锋号”特色公交路线,投入29台“拥军先锋号”公交车,并在车上设置军人优先专座,同时推出现役军人免费乘坐、退役军人半价乘坐优惠政策,将“拥军先锋号”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拥政爱民显本色。驻济部队坚持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在承担地方重点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捐资助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济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驻济官兵积极行动,清理排水沟,主动出动车辆清运垃圾。驻济63888部队利用“学雷锋日”“扶贫日”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到敬老院义务巡诊,到邵原镇刘下沟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驻济63898部队建立教育扶贫机制,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到坡头镇校庄村进行定点帮扶。92313部队举行“情系国防、追梦海天”主题国防教育日活动。人武部和下冶镇陶山村结成帮扶对子,协调帮扶资金24万元,帮助改造提升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协调规划陈谢大军渡河展示馆,协调整修入村道路,全力以赴助力济源脱贫攻坚任务。
  “军队和老百姓军民鱼水长,子弟兵是好儿郎,老百姓是亲爹娘……”一首《支前民谣》深情地唱出了军民一心的鱼水深情。
  济源双拥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军爱民、民拥军的革命传统将一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