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鹤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整合社会资源,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战友情转化为退役军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情感基础,扎实推进“手拉手,帮战友”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活动,截至目前,该市摸查出有能力帮扶的退役军人112人,帮扶对象155人,成功结对155人,为退役军人找到“温暖大家庭”。
想老兵所想 精准帮思想
发挥战友间兵心依旧、军旅情怀的天然优势,同步开展退役军人党员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全面了解结对对象的思想动态,近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一是通过开解引导、思想减压,凝聚力量。残疾退役军人冯某,因年纪大,精神障碍日渐严重,日常行为较为冲动。退役军人党员定期上门为其进行思想开导,鼓励其敞开心扉、积极生活,并协助其住院治疗申请便利条件;二是贴心交心谈心,寻找退役军人,达成家属心愿。80多岁的李先生多年一直寻找其侄子退役军人李某未果。因时间跨度大,增加了寻找李老兵的难度,为达成家属心愿,多名退役军人党员以时间为线索,几经辗转,经过半个月的寻找,终于核实了李老兵已于2012年7月病故并由政府安葬;三是通过一人一策,达成心愿,解开心结。针对林某反映一直不能证实“党员身份”的烦心事,鉴于该老兵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退役军人党员主动联系该局工作人员,协助其到该市人社局查阅档案,确定档案去向,按规定手续办理相关申请,最终帮助老兵找到所属党组织,让他顺利过上组织生活。
急老兵所急 及时帮解难
持之以恒重点关注困难退役军人是鹤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局之步。该局综合运用各方面帮扶资金,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困境战友带来希望。一是破解资金划拨的关键瓶颈。针对救助资金划拨时间长、达不到及时救助效果的问题,该局打破常规,着力深化便民服务,把以往救助资金三级划拨的方式,转变为委托直拨,有效地将资金划拨时间缩短了一个半月。二是协助老兵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69岁的冯某当时在部队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以后,一直未能完成党组织关系的转接手续,于是向该局请求帮助。为此,该局党员干部翻阅档案资料,与属地镇政府多次沟通,协助该老兵找回党组织,并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三是申报最高额度省级救助。该局党员干部开展常态化走访,促膝解民生需求,分别为雅瑶镇冯老兵、桃源镇谭老兵等3名患重大疾病的老兵分别成功办理了10万元的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
忧老兵所忧 急战友所需
确保退役军人中的弱势群体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是考验帮扶解困工作能否兜底基本民生的必答题。一是特困供养保生活。孤老优抚对象何某,独自生活,日常除了抚恤补助金外无其他收入来源。为保障其基本生活,该局工作人员按照应入尽入的原则将何老兵纳入鹤山市低保、特困保障范围,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重建新房保居住。78岁温老兵体弱多病,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一家8口住在狭小的危房内,一直未能修建房子。该局工作人员通过日常的走访慰问,协助其申请救助资金用于建新房搬新家,改善居住环境,保障安居安家条件。三是公益安置保就业。为贯彻落实就业援助政策,促进就业困难退役士兵稳定就业,该局联合市人社局聚焦“学党史、办实事”,积极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搭建公益性岗位平台,为首批9名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实现家门口上岗,保障他们获得稳定收入。(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