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云南双拥工作纪实:倾情浇灌双拥花,同心筑梦新时代

2020-01-20 15:38:44来源:中国网

2018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凝聚军心民心、巩固强大国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和谐稳定的头等大事来谋划推动。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后,省市县三级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全面调整完善,省党政军主要领导继续挂帅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党对双拥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各级始终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滇部队全面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军地抓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压得更实。特别是随着省市县乡村五级“两站三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全面建成,双拥工作一线队伍得到充实、基层力量得到加强,双拥工作正朝着“党政军合力整体推动、军地有关部门协同推进、服务保障体系面对面落实”的新格局稳步推进。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将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作为26个省级表彰项目之一,至今已连续开展10届;2019年1月,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命名表彰大会在昆明胜利召开,陈豪书记、阮成发省长等省领导出席会议并为双拥模范代表颁授奖牌。军地始终把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作为党政军民共同的政治荣誉,积极开展创建活动。1991年以来,昆明市等15个城(县)先后5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16年7月,昆明市等11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云南2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驻滇部队2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被表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国新一届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开展后,及时召开云南省双拥办主任会议,第一时间对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申报创建城(县)数量为历届最多。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主动当好支持改革强军“第一责任人”。云南先后出台《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工作方案》、《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18条措施的意见》4个政策文件,双拥工作、退役军人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征兵“五率”考评、军队停止有偿服务进度等保持全国前列。

2019年,全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坚持“提速提质、既快又好”目标,第26年在全国率先完成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工作经验被退役军人事务部转发全国;建立省退役军人就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成功举办首届云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7100余名军属、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退役军人红色教育基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化解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积极稳妥推进;采集并审核通过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数据92万余条,悬挂光荣牌90万余块,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入学转学500人次,在滇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拥军优抚银行卡近3万张,全省民航、铁路、水路以及公交、旅游、医疗等领域军人军属优先优待措施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和广大优抚对象幸福感、荣誉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2019年春节前,云南省委、省政府走访慰问驻昆5家军级单位机关,连续35年派慰问团走访慰问基层部队。各级退役军人事务机构成立后,协调政法、公安、交通、文化旅游等部门,为来滇祭扫的烈属、退役军人提供“带着温度”贴心服务,为来信来访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维权服务。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建后,主动走访驻昆5家军级单位,帮助协调解决部队10个方面的困难问题;严格落实“厅长接待日”制度,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受理来信来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双拥工作机构、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活动,深入部队开展“进军营、送政策、畅安置”宣讲活动,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上门服务”。全省各级各部门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军92周年系列活动,组织走访慰问军烈属、残疾军人和模范代表,帮扶救助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广泛开展拥军慰问、联谊座谈、文艺演出等;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承办了全国军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南部片区复赛,组织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到昆集中疗养,开展种植养殖培训,退役军人和广大优抚对象满意度、幸福感稳步提升。

驻滇部队广大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为云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以来,先后出动人员5万人次,车辆千余台(套),圆满完成了抗击通海、墨江地震,处置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昆明“3·04”生产安全事故、文山“8·22”山体滑坡、麻栗坡县猛硐乡“9·02”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涌现了以“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代表的全国全军重大先进典型,感动了云南、感动了中国。省军区深入开展“挂百村、帮千寨、扶万户”暖心富民活动,直接投入资金7656余万元,派出驻村帮扶人员1.5万余人次,定点帮扶41个贫困村、2789个贫困户、11051名贫困群众,实现29个贫困村、1687个贫困户、6720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31663部队发挥装备技术人才优势,按照“战时能打仗、平时能应急”的原则,全员额、全要素、全专业建成2支国家级和11支省级应急专业力量。

驻滇某部助力民航强省建设,积极支援保障旅游旺季、特殊天气民航保障;助力红河州蒙自市期路白乡蚂蝗冲村脱贫攻坚,累计筹资3300余万元,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484户2108人。96602部队探索实践“四联四帮三进入”党建扶贫模式,投入520余万元援建昆明市禄劝县助力群众脱贫。武警云南省总队筹资660余万元对口帮扶18个县25个贫困村、34所学校;投入1800余万元助力3个贫困村兴办特色产业、教育医疗等项目20余个,在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图模式
云南历来就是爱国拥军的沃土。全省主要路口和公共场所设立永久性大型双拥宣传牌400余块,建成双拥主题公园50余个,主题街道(道路)100余条。军地依托“一二·一”运动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举办新兵出征仪式、烈士公祭日、瞻仰战场遗址等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昆明、曲靖、玉溪等地积极开展“城舰共建”活动,云南双拥工作从红土高原走向深蓝大海。全省中小学将国防知识、军事夏令营纳入公共课程内容,89所中小学被教育部列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数量排名全国第二。云南省双拥办组织创作了双拥主题歌曲《鱼水情意》、报告文学《军队·军人·军婚》、《嗨,亲爱的胞波》、微电影《永不退役的士兵》等引发社会强烈反响。2019年以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模范退役军人”等评选表彰和主题宣传月活动,军地深入广泛开展“爱军精武标兵”、“军营开放日”、情系国防“好家庭”、“最美军嫂”、“祖国在我心中”等评选竞赛活动,爱国拥军教育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全社会参与双拥的氛围不断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