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江苏省镇江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大扫描

2019-10-21 11:21:00来源:解放军报

■潘俊佳 刘晓平 中国国防报记者 方帅

镇江,镇江,镇守长江。

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的江苏省镇江市,历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梁红玉抗击金兵、镇江军民反抗英军入侵、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这座英雄古城流传着许多军民一心的动人事迹。

镇江,在江苏省地级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驻军却位居第四位。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历经沧桑的江南名城连续7次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军民围绕强国强军目标,以一系列创新实践,大踏步走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的新征程上。

烈士桥温暖人心

音乐剧发人深省

双拥文化薪火相传

当8座无名桥梁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时候,许多市民不由得心头一热:薪火相传,为国为民作出奉献的人,应该被铭记。

2018年,镇江市丹徒区决定在境内挑选8座无名桥梁,用丹徒籍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并在桥头为烈士立汉白玉雕像,雕像下方镌刻烈士生平事迹,同时还组织中小学生和志愿者不定期去清扫维护烈士桥梁和英雄雕像,看望安抚烈士父母。

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近年来,全市先后建成12个国防主题公园、15条双拥街、173个拥军工作站。每一处都结合本地历史和地理实际,进行差异化打造,双拥氛围浓郁,国防气息浓厚。

在丹徒新城,一条长2.5公里、沿途设置47块宣传牌的“双拥街”,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地标;在扬中市振兴村,退役军人张贤春开办“国防文化家庭档案馆”,陈列着2000多件展品,已接待4000余人参观……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以来,镇江军地共携手开展双拥文化活动120余场,37个国防教育基地免费接待群众400多万人次。

镇江还借助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出了以音乐剧《九九艳阳天》、儿童剧《少年英雄》、广播剧《我是一个兵》和长篇历史小说《京江祭》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时代印记的国防文化精品。

今年4月16日,由镇江市政府组织创作的音乐剧《九九艳阳天》在上海大剧院首演,演出当晚座无虚席。有剧评人评论:“该剧重现战争年代的自我牺牲精神和爱情的高洁,是一部引发年轻一代与历史对话、与自我对照,收获心灵共鸣、情感触动的感人音乐剧。”

在镇江,各高速公路出口处、市区主干道都设置了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各车站、码头、医院、公园等主要窗口服务单位设置了“军人依法优先”标识、军人服务公约等……双拥文化已融入城市每一寸肌理,走进了百姓心间,使镇江的双拥工作有根有魂,汇聚起了爱国拥军的强大合力。

服务社爱国拥军

工作站服务民生

双拥网络扎根基层

9月19日下午,扬中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举行隆重的退役军人返乡欢迎会,迎接全市80名刚刚退役的老兵。仪式现场,老兵们领到了一份《行业拥军服务手册》,今后可以凭退役证在《手册》上的数十家单位和商家享受消费优惠,行业覆盖餐饮、婚庆、装饰、金融等多个方面。

令人感动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由扬中市一家社会拥军组织——“长江拥军服务社”组织的2019年镇江百名新兵家庭大走访活动,也正式启动。

据悉,“长江拥军服务社”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开展“关爱抗战老兵”、《扬中21味》进军营、“爱军拥军,情系官兵”结对联谊等爱国拥军活动。

立足基层实际,推动拥军主体多元化,在江中小岛扬中市已逐步构建起党政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小岛大双拥”格局,拥军名企、名人、名村效应正激发出强劲“正能量”,影响着全市上上下下。

扬中市双拥工作焕发的新气象,只是镇江市社会力量参与双拥工作的一个缩影。

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双拥工作呼唤全社会共同参与,仅靠党委政府,资源有限。积极培育拥军优属社会组织,已成为镇江市军地领导的一个共识。

近年来,镇江市专门制定政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设立项目资金等形式,加大对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并在城乡社区、规模企业以及“两新”组织中推动设立“双拥工作站”,发动社会力量,在基层广铺“双拥网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双拥新格局。

全市持续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去年命名了43个双拥模范镇(街道)、35个双拥模范村(社区)、15个双拥示范点(基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镇江已有163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拥军活动,有39家行业协会专门注册成立拥军协会,4000多名志愿者常年奋战在双拥第一线……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镇江市双拥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演训场缺啥补啥

优质兵源源不断

双拥实践持续创新

2018年6月,镇江市双拥办收到一封驻军某部发来的函:地方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部队水上训练遭遇瓶颈。

镇江市双拥办立即出面协调,帮助部队另外选择一处水库作为训练场所,并协调地方支持兴建了必要的训练设施。

这些年,镇江市坚持把支持部队战斗力提升作为衡量和检验双拥工作的“硬杠杠”,凡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敢出大手笔,给予大支持。

“兵之胜在于纂卒。”镇江市狠抓兵源质量建设,从2016年以来,为部队输送新兵3600多人,大学生新兵所占比例从2016年的59.9%提高到2019年的82.5%,位居全省前列。

镇江市还发挥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协调江苏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为部队培养了1400多名俄语、英语、网络技术、雷达专业知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协调镇江市职业技术学院帮助800多名现役士兵取得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许多官兵由衷赞叹:“驻地政府替我们想得真周到!”

2016年以来,镇江市先后协调动员各方力量为驻军多个单位建设了训练场、文化活动中心、蔬菜大棚和果木基地等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善了部队官兵训练和生活条件。

2017年6月,第72集团军某旅从安徽滁州移防到镇江,市双拥办立即组织市人社、交通、教育、公安、司法等多个单位领导到部队现场办公,对部队移防后遇到的矛盾问题“现场协调、就地解决”。镇江大学城主动提供场地,保障该部外训不受影响,移防之初当即投入战备训练。

近年来,镇江市先后保障了一系列重大军事活动,市军供站每年高质量完成军供任务,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军供站”,驻军官兵时刻都能感受到第二故乡人民的关心关爱。

扫雪除冰守安宁

“百户扶优”见行动

双拥成效双向评估

2018年初,镇江连续下了两场罕见的大雪。两次都是第二天一大早市民们惊讶地发现:市区主干道上积雪已被清扫,上班出行畅通无阻。原来,驻镇江部队连夜出动官兵,投入城市扫雪除冰行动,保证了城市通路畅通、居民出行安全。

“百姓爱兵献真情,兵爱百姓守安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咱子弟兵。”在镇江市,干部群众对子弟兵的贡献牢记在心,耳熟能详。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第72集团军某旅支持的世业镇先锋村大棚种植项目已初显成效。第72集团军某旅43个连队结对帮扶驻地村庄的43户困难户。武警镇江支队结对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曙光村,投资兴建的光伏发电站已经产生收益,深受群众欢迎……“百户扶优”工程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就业、就医和子女上学等问题,一大批部队援建项目在镇江这片热土上落地开花。

驻镇江部队还以359医院为主体,协调建制团营以上卫生所、干休所的军医组成近百支医疗队,不定期到城乡各地巡诊。近年来,驻镇江部队官兵累计义务献血100多万毫升,为大中专院校军训学生5万多人次;结对帮扶烈军属、五保孤寡老人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