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晋中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纪实

2018-11-21 11:53:05来源:晋中市政府网

晋中是革命老区,在这片热土上,先辈曾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民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的光荣历史。如今革命精神代代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坚定不移把双拥工作作为构建和谐晋中、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和政治任务,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续写了军民共建新篇章。

截至目前,晋中已连续四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七次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我市左权县、榆次区分别连续七次和三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11个县(区、市)也都曾被命名过“全省双拥模范城(县)”。

健全机制完善政策 凝聚双拥合力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规章,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全市双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驻地部队切实把双拥工作和党管武装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了“四个纳入”,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驻地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形成了军地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

加强双拥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近年来,市双拥领导组狠抓市、县两级双拥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力求达到有组织机构、有编制人员、有办公地点、有专项经费、有工作用车的“五有”标准。 市、县两级都建立健全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双拥办落实了机构编制专职工作人员,安排了专项经费,落实了办公场所,乡镇和连队都设有联络员,保证了双拥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

完善双拥政策规章。2015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政府责任、资金投入、就业优待以及随军家属安置等各方面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目前,市、县两级和军地共同制定的双拥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有100多项,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有别、上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使双拥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运行轨道。

拓展载体挖掘典型 营造双拥氛围

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双拥文化建设,将其作为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重要载体。我市突出时代性、感召力和群众性,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双拥宣传教育,营造了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国防教育,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2015年以来,投资7200万元新建了晋中烈士陵园。同时,主动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修建保护了零散烈士墓6369座,并对寿阳尹灵芝烈士陵园和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左权将军纪念馆等纪念设施进行维修。今年,投资3500万元,在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新建了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的国防教育中心。市、县(区)两级党校均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政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市、县两级和军地共同制定的双拥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有100多项,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有别、上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使双拥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运行轨道。

拓展载体挖掘典型营造双拥氛围

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双拥文化建设,将其作为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重要载体。我市突出时代性、感召力和群众性,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双拥宣传教育,营造了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国防教育,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2015年以来,投资7200万元新建了晋中烈士陵园。同时,主动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修建保护了零散烈士墓6369座,并对寿阳尹灵芝烈士陵园和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左权将军纪念馆等纪念设施进行维修。今年,投资3500万元,在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新建了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的国防教育中心。市、县(区)两级党校均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政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晋中是革命老区,我市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宣扬抗日将军左权、抗日女英雄尹灵芝、太行红嫂李艳萍、兵妈妈梁秀娥、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航天英雄刘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牛何松等革命英雄和双拥先进人物事迹。同时,深度挖掘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涌现出的双拥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对开展双拥宣传教育的正能量作用。同时,我市积极打造了多样化的宣传教育平台,除现有的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外,还筹措资金设置大型双拥公益广告牌220块,双拥标语牌、标志牌、宣传栏2000多处。此外,还依托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先进人物故事,将双拥意识辐射到群众身边。

抓重破难强化保障

筑牢双拥基础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途径,围绕解决涉军热点难点问题,服务保障、排忧解难、实事拥军,为驻地部队战斗力提升作出积极努力。

围绕部队建设做好服务。3年多来,全市共投资10亿余元改善驻地部队基础设施,全面畅通营区进出口道路、不断提高营房建设标准、大幅提升驻地部队装备水平,为部队完成战时、急时任务提供了有效保障。

围绕官兵需求排忧解难。全力解决好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既事关官兵切身利益,又影响部队建设的难点问题,让军人不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困扰和牵扯精力, 为驻地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保障。

围绕涉军群体权益维护开展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市深入开展了军队退役人员信访问题源头化解专项行动、“大整治”活动、“季末清零行动”和“八一”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做到了思想认识、安排部署、工作措施、行动效果“四到位”。市、县两级共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12个,全面完成大走访任务,累计走访慰问退役军人83839人,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帮扶需求清、工作措施清,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退役军人身边。

处突维稳拥政爱民

谱写双拥新曲

3年多来,各驻地部队驻晋中、爱晋中,主动投身地方各项建设和重大活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圆满完成了重大活动安保和抢险救灾任务。3年多来,驻地部队共出动官兵1.2万人次、车辆800台次,先后参加了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顺牛郎织女文化旅游节、重大节日城市武装巡逻等勤务和太谷县境内内涝、山洪等灾情,成功处置了72起突发性事件,共解救群众8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晋中军分区建立了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主动协调地方扶贫资金161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5个,帮助4个贫困村摘帽、123户278名贫困人口脱贫。

在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近年来,驻地部队积极参加全市造林绿化、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积极为晋中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市作贡献。累计植树1000余亩,建立军字号生态工程基地16个。和顺县还组织当地民兵连队完成了松烟镇“万亩核桃林工程”和横岭镇“千亩荒山绿化工程”。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同心促发展。我市将以争创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以更高的标准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打造具有晋中特色、反映时代要求的双拥品牌,奋力谱写新时代晋中双拥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