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张洪杰)90年风雨兼程,90载不屈不挠,90年岁月如歌!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九十周年,走军营去拥军微信公众号与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老干办联合主办“红星照我们再战斗”栏目,从8月23日开始,走军营去拥军微信公众号陆续刊发离退休干部讲述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红色故事,以此激发青年一代不忘过去、奋发图强,凝聚起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礡力量。
抗大学员走出生死线
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将魔爪伸向了东南亚国家,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日本急于从中国战场调兵南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作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了摆脱困境,日本侵略者对我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扫荡。
1942年2月,日军在太行山对我根据地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大扫荡,被我军民粉碎。紧接着,敌人采取多路合围以及机械化奔袭的方法,向我太行山根据地扑来,史称“五月大扫荡”。就是这次大扫荡,让我们这些抗大学员体会到了共产主义信念的强大力量,它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冲出包围和封锁,找到了光明的方向……至今想起,仍感觉往事历历在目。
1945年9月抗大文工团准备出发赴前线
那年正是在粉碎敌人“二月扫荡”之后,总部机关进行精简整编,我被送到抗大总校三大队学习。开学不久,便遭遇敌人“五月大扫荡”。抗大那时对外代号叫青年纵队,在反扫荡战斗中没有与敌人正面作战的任务,只是与敌周旋,保护自己。我们三大队各队亦是分路转移,与敌人周旋。
一天,我们转移到一个村庄,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刚刚起床开饭,突然一枚迫击炮弹打过来,接着就是重机枪扫射。队长苑庆祥一看情况不对,敌人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来不及集合转移,就命令大家快往山上跑。我们三队120名学员分散转移到山上。这时敌人的迫击炮、重机枪不断向着我们住的村庄扫射,好在我们住的那个村庄背靠大山,山上是一望无边的森林。就这样,同学们分散进入了大山。不久,敌人就进了村,随后便开始搜山。
1975年翟见远在库尔勒
匆忙中,我和班长张文俊、曹俊文三个人走在一起,一鼓脑顺着山坡往上爬。走到一处石崖下,前面有一片灌木林,便于隐蔽。我们三人便气喘吁吁钻进灌木林。这时,鬼子不断用机枪、步枪向山上射击,还让皇协军不停地喊:“你们快出来!我们看见你们了!不出来就打死!出来皇军给你留条命,送你回家!”我们三个人中只有班长张文俊有一支枪,我和曹俊文每人有三颗手榴弹、一把大刀。班长说:“咱们是学员,是抗大学员,誓死不能投降叛变,”我说:“抵抗不过就自杀,反正不能让鬼子活捉,更不能当俘虏。”曹俊文说:“敌人如果发现我们,就先用手榴弹,尔后用枪打,最后留三发子弹先把我和曹俊文打死,你再自杀。”幸运的是,敌人没有发现我们。
没找到一个学员,敌人不甘心,又开始喊话。过了一会儿眼看天就要黑了,敌人就撤走了。天黑后,我们三人又渴、又饿、又累,没办法,只能往山下走。到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我们观察了一阵,看没动静,又往前走到一个山沟,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亮点,班长叫我去看看。我发现有一个老百姓带着一个小孩在野地里睡觉,旁边烧着一堆快熄灭的火,还有一头牛。我就上前问他村里还有没有鬼子,他说,黄昏时候鬼子就走了,但怕他们再回来,人们都没回村,现在村里没人。
1950年翟见远给干部上理论课
看到我们蓬头垢面,嘴巴干裂,好心的老乡从火堆里扒出了几个土豆给我们吃。看到这珍贵的食物,我们感激万分。吃完后,我们继续往里走,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深一脚浅一脚,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我感觉脚底一软,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水坑。也顾不了干净不干净,我们爬在坑边一顿猛喝,就好像是刚从沙漠走出的一样。
进村一看,老乡的门都大开,但一个人也没有。我们找到一个罐子,伸手抓起一把碎面,尝了尝是柿子粉,每人吃了一点,又装了一袋。班长划了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根麻杆,给老乡打了一张借条(老乡可以凭借条抵公粮,这是边区政府的规定)。然后我们继续往村外走,去找失散的其他学员和队伍。
天亮了,我们躲进山里,看到有干活的老百姓,就打听敌人的动向。就这样,我们边转移边侦察,第四天的下午,碰到了我们大队的梁副大队长,感觉像是遇到了亲人一样。又走了两天,遇见我们队长苑庆祥,还有我们的语文教员,他们一起有十几个人,就这样我们又形成了一个队伍,武器也多了。就这样边走边找,不断有人过来会合。十几天后梁副大队长决定带着会合的人回到我们原来的驻地。二十多天后我们全队的人都回来了,干部、教员、学员全部到齐,没有一个牺牲或被俘、负伤、开小差。大家高兴的不得了,庆幸我们的大难不死。
就这样,我们抗大三队120名学员,经历了一番生死又齐聚在了一起。队里在河北邢台县下柏樟村开了一个庆祝会,指导员韩黎问:“我们120名学员为什么都能平安回来?”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翟见远(近期照片)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奇迹?我认为就是因为我们的理想信念坚定。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觉悟,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打散的队伍是很难再走到一起的。这种信念一直激励着我坚定跟党走,把革命进行到底。
人物简介:翟见远,男,汉族,山西灵石人,新疆军区西安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正师职离休干部。1924年9月出生,1938年10月入伍,1939年7月入党,历任学员、宣传员、副部长、副政委等职,1978年11月离休。曾参加百团大战、汾孝、青化砭、盘龙、荔北、榆林、壶梯山、扶眉等战役战斗,多次荣立战功。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本文由王小文 吴昊东 石晓真根据翟见远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