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民携手奋进,同心共筑美丽巴中

2017-08-14 13:47:19来源:巴中民政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巴中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军民携手奋进 同心合力筑梦”为主题,扎实开展双拥系列活动,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双拥|军民携手奋进,同心共筑美丽巴中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双拥工作影响力

全市牢牢把握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要求,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国防双拥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双拥工作在强国强军实践中的影响力。

① 结合夏季征兵工作实际,各乡镇(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悬挂宣传标语1400余幅、制作国防双拥专栏2500余个、发放宣传单50000余份,大力宣传《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优抚安置法规政策,强化军民的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② 借助“巴中民政”微信平台,举办巴中市庆祝建军90周年国防双拥知识竞答,全市26540人参加215775次竞答。恩阳区举办“双拥在我心中暨建军90周年摄影展”,增强全民国防双拥意识。

③ 积极参加《中国双拥》杂志社举办的“纪念建军90周年全国双拥模范创建成果长城融合展”活动,我市选送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时刻标语园”等7幅图片资料成功在北京长城观光大道展出。

④ 四川新闻网、《巴中日报》、巴中电视台等各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国防双拥知识,报道双拥活动开展情况和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8月,各新闻媒体对先进个人特别优秀复退军人等先进典型采取专刊专栏连续进行一个月的系列后续宣传活动。

⑤ 全市以乡镇(街道)、社区、单位为单元组织集中收看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和庆祝大会。

⑥ 积极组织各级各阶层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展军事夏令营、红军文化体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

⑦ 结合双拥创建工作,新打造了巴师附小等7个双拥共建示范基地。

举办庆祝活动,增强双拥工作凝聚力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强国强军作为庆祝活动主基调,颂扬全市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戮力同心、不忘初心、携手奋进,合力建设美丽和谐繁荣巴中的伟大实践。

① 举行庆祝大会。7月31日,巴中市庆祝建军90周年暨第五届“十佳烈军属”“十佳复退军人”“十佳好军嫂”颁奖晚会在巴州剧院隆重举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巴中军分区主要领导出席,驻巴部队官兵及社会各界600余人到现场观看。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分别以庆祝大会或文艺晚会形式庆祝建军90周年,党委、政府、人大、政府、人武部主要领导及社会各界共6000余人参加。市、区县各电视台对庆祝大会等持续进行全程播放,现已有近200余万人收视收看,极大增强军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意识。

② 召开军地联谊会。巴中市公安消防支队、平昌县光荣院等单位与共建单位以文艺汇演、座谈会方式举行军民联谊会共72场次2400余人,进一步深化军民鱼水情谊。三是召开军队退役人员座谈会。全市以乡镇(街道)、社区、单位为单元召开军队退役人员座谈会162场次12000余人,共忆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双拥工作感召力

为宣扬优抚对象自强不息、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物,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双拥工作作出的贡献,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网络投票的方式,大力开展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的评选表扬活动,全市共表扬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157人(其中复退军人67人)。

巴中市表扬“十佳烈军属”“十佳复退军人”“十佳好军嫂”共30人,巴州区表扬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45人,恩阳表扬先进个人31人,南江县表扬先进个人5人,通江县表扬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16人,平昌县表扬先进个人30人,通过树立典型,表扬先进,进一步激发全市军民投身强国强军实践的政治热情。

扎实走访慰问,增强双拥工作吸引力

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从基层抓起,扎实开展走访慰问和扶贫帮困工作,深化军民水乳相融、生死与共的广泛共识。

① 扎实开展送光荣之家牌匾活动,全市统一标准、统一样式,由各乡镇(街道)、社区向烈士遗属、现役军人家庭挂送牌匾7062个,切实增强烈军属自豪感、获得感。

② 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市、区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分别对驻地部队官兵分别进行了走访慰问,共计赠送慰问金111.5万元;对全市所有老战士、老同志、在乡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三属人员、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其他部分困难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共计走访8772人,发放慰问金640万元,为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

③ 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为优抚对象开展结对帮扶和送法律、送政策、送温暖、送感情、送责任 “五上门”活动,解决生活难2077人、医疗难1393人、住房难63人,切实做到政策法规在基层落实,发展成果向基层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