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优抚安置“邗江举措”奏响双拥时代强音

2017-07-25 12:55:32来源:中访网

王子明 杨华俊 田蓉 《中访网》全媒体记者 李忠卿

英雄辈出的江苏扬州邗江大地涌现出许多革命志士与优秀军人。在社会加速转型发展的当下,邗江迎来了一批批转业军人,他们继续在各行各业争当急先锋,为邗江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作为民政部门,邗江民政局创新举措,积极探索优抚安置工作的新途径,一方面坚持优待抚恤政策优先,强化关怀与帮扶;另一方面,拓宽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的就业等形式,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从而营造全社会关心复员退伍军人、支持拥军优抚安置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日,记者采访了邗江民政部门工作中的四个小故事,生动反映了邗江民政部门优抚安置退役转业军人的“邗江举措”。

【关怀备至】:让革命功臣重温激情岁月

今年85岁的屠宝田老人大概不会想到,时隔60年后,他会再次风风光光地穿上那身军装,接受后辈年轻人的献花与致敬。屠宝田1953年入伍,曾参加入朝作战,1957年退役后回到老家邗江汊河。今年4月份,邗江区民政局、双拥办几位工作人员突然造访他家,还捧着一束火红的鲜花。“老太爷,您把军装穿起来吧,我们跟您拍张照。”屠宝田激动不已。“我都几十年没穿了啊!”他对着镜头,郑重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是邗江区民政局今年起开展的“让革命激情再次燃烧”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场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邗江区民政局决定,通过在革命功臣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重穿一身军装,高唱一首军歌,记录一组影像,讲述一段故事,再走一次军营",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发和提升老兵荣誉感和自豪感。

“五个一”走进全区所有健在的百余名老兵与功臣家中,他们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有和平发展时期入伍的军人,也有伤残军人和烈士家属。让他们手捧鲜花,披上绶带,拍摄个人照片、与老伴合影照片。同时架起摄像机,以采访形式请老兵讲述入伍时的故事、战场上的故事。最后将革命功臣的影像刻录成光盘留存下来,作为历史资料永久保存。“很多老人已经卧病在床,此项工作很必要也很紧迫。”邗江区民政局局长杨荣将这一阶段定义为"抢救性工程"。

【政策保障】:优抚待遇"一个都不能少"

李宏林是邗江区甘泉街道的一名退伍老兵,长期患有白内障,双眼近乎失明;但因家庭困难,一直没有得到治疗。

在近期的大走访过程中,邗江区民政局了解到李宏林的情况,当即与甘泉街道共同商议,筹措资金,很快解决了李宏林的手术费用,李宏林重见光明指日可待。

李宏林的故事,是邗江坚持优待抚恤政策优先的一个生动事例。“老兵们不仅在精神上要受到尊重,生活上更要过得体面。对于退伍军人的优抚,我们坚持一个都不少。”杨荣介绍,首先,国家及省市的政策“一个都不少”,确保条条落实到位;其次,该优抚的对象“一个都不少”,决不让一个老兵受到冷落。

去年9月,邗江区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扬州市邗江区重点优抚对象门诊医疗费用报支暂行办法》,从今年起,该区的退伍老兵不仅住院费用可报销,门诊看病的费用,也能够报销了!这样的政策在扬州全市是首次推行。

【拓宽就业】让“老兵“在新岗位上继续砥砺前行

2009年,邗江区杨庙镇转业士官邱荣俊的一个决定:放弃进入机关或国企工作机会,坚持回到老家杨庙镇新杨村,当一名村官。优厚的工作不去,回农村吃苦,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小轰动。接到邱荣俊的请求后,邗江区民政局立即前往新杨村调查研究,帮助邱荣俊联系落实职务。

7年来,在邱荣俊的带领下,新杨村的经济薄弱、矛盾丛生的弱后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收入由0上升到50多万元,固定资产从100多万元增长到1000多万元。去年,杨庙镇看中了邱荣俊能当"救火队长"的本事,又任命他到另一个薄弱村友谊村担任村支书,同时兼任镇人武部副部长。不到一年时间,友谊村已走上正轨。

邱荣俊是邗江区转业军人安置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引起了江苏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的关注,来到杨庙调研,对邱荣俊的事迹大加赞赏。

像邱荣俊这样不忘初心、华丽转身的转业军人,在邗江区还有很多。这都得益于邗江区民政部门在转业军人安置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老兵,能在新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好新的长征路。”杨荣介绍,退伍老兵朱守华回到邗江后几度创业,民政等部门多次在用地、建厂、融资等方面给予帮助,如今他已拥有多家实业。感恩于地方上对自己的帮助,朱守华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当兵。

【疏导沟通】:解决实际问题温暖“老兵心“

这几天,邗江区汊河街道61岁的孙华忠,正筹备着开办自己的书报亭,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几年前,这名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却是个老上访户,还是上访队伍中的一个“负责人”。提起过去的事情,孙华忠很不好意思。如今,他不仅自己不上访了,当听说其他战友想要上访时,他还主动去做思想工作,劝其"有话好好说"。

孙华忠的转变,源自邗江民政部门及基层政府的主动沟通、帮助。在了解到孙华忠养老金断缴8个月后,邗江区民政局想法设法为其补贴,终于让他在60岁时领上了养老金;此外,在其本人及家人就医方面,邗江民政和街道、村组,也依据政策,为其减轻负担。感动之余,孙华忠决定自食其力,开间书报亭。他还表示,要当志愿者,参加公益服务。

“我们要让老兵们相信,信访更要信党委、政府。信访不可怕,关键要建立沟通渠道。”杨荣介绍,邗江民政部门对于辖区内以前的上访户,均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耐心沟通,既做思想工作,又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符合政策的,立刻要办;政策范围内暂时无法办到的,解释到位;对缠访闹访人员,则依法依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