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是由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的城市荣誉称号,是军地共同颁发的唯一国家级城市品牌,也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
作为有着光荣双拥传统的城市,七星关区分别在2007年、2011年、2015年连续三次成功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在这里,军民鱼水相依,携手互助共建,谱写了一曲曲欢歌。
在省级“双拥模范城”的荣光里,浸润着地方倾力支持部队建设的殷殷情怀,也涌荡着七星关区党政干群对强军强国的拳拳期盼。
2月23日,全市“五城同创”启动大会召开。这既是一个动员会,也是一个誓师会。
一场“五城同创”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拥军优属聚军心
军队是祖国长城,人民是军队后盾。
七星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经济和国防建设同步纳入议事日程,把对部队政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怀付诸实际行动,狠抓政策落实,情注优抚对象,深入持久地开展双拥创建活动。
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区“四大班子”领导都要到驻区部队看望官兵,并将一头头猪、一只只羊、一袋袋面粉、一件件水果及慰问金、纪念品送至每一个军营。
今年1月21日,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区“四大班子”分四个慰问组分别到毕节军分区、武警毕节市支队、毕节市公安消防支队、区人武部慰问,共为驻毕部队官兵送去17.1万元的慰问金和价值41.13万元的猪、鸡蛋、苹果等慰问品。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慰问中,慰问组每到一处都与官兵们亲切握手交谈,询问他们执勤、训练、工作、学习及食宿情况,并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官兵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同时叮嘱部队干部要好好关爱基层战士,安排好节日期间战士生活,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慰问组还走访慰问了一级残疾军人张保军、三级残疾军人曹中林,亲切询问他们生活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高度赞扬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克服困难。随后,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两桶菜油。
2016年12月30日,龙场营镇水井村四组军属余方友的家门口热闹非凡。“您儿子余权和余红双双荣立三等功,这是您们全家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区人民的光荣。”区人武部领导把慰问金送到军属余方友手中,并告知立功喜报。
七星关区人武部通过为军属“送喜报”的形式,增强军属的光荣感,增强军人的自豪感,在全社会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
走进七星关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人民医院、客运站,“现役军人、优抚对象优先”的标志牌随处可见。这一幕幕折射出了七星关区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
拥政爱民铸忠诚
“扎根驻地,用一腔热血谱写拥政爱民的壮丽赞歌。”这既是建队以来官兵对人民群众庄严的承诺,也是官兵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
驻守一地,保一方平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驻七星关区部队官兵奋不顾身的身影!在大灾大难面前,武警官兵用行动努力实践着做党和人民忠城卫士的铮铮誓言,消防战士以“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铁军口号一次次圆满完成了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任务。
2014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16时许,金海湖新区梨树镇保河村突发特大山林火灾。驻区部队官兵闻讯而动,火速赶往火灾现场,积极参加山火扑救任务。历经12个小时连续奋战,于第二天凌晨5时30分,成功将山火扑灭,共打火11处、扑灭火线达10余公里。
刚经历整夜扑火救援的官兵们躺在床上还不到2个小时,七星关区海子街镇白马山林场丁家寨又发生特大山林火灾。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官兵们视灾情为命令,再次投入到山林火灾扑火救援任务中。
驻区部队广大官兵立足本职的同时,心系地方经济建设,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为驻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款款真情播洒在第二故乡。
2015年,为了将七星关区鸭池镇境内杭瑞高速路沿线打造成“百亩民兵示范林”基地,区人武部组织100多名民兵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在七星关区鸭池镇石桥村杭瑞高速路傍的座座山头上,彩旗招展,人头攒动,100多名身着迷彩服的民兵与当地老百姓一道挥锹挖土、栽种树苗共同绿化荒山。
民兵们一会儿在山间挥汗如雨挖坑植树,一会儿从山脚往山腰搬运树苗,一个个不怕苦不怕累,干得热火朝天。一个上午,便完成了3000余株松柏苗木种植任务,绿化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谱写双拥新篇章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和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贯彻党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一座拥有双拥光荣传统的城市,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样会传承军民鱼水情,并将继续发扬光大。
2017年,毕节市吹响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号角,而七星关区作为新一轮创建工作主战场,将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谱写一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壮丽诗篇。
为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毕节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市政府、毕节军分区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毕节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领导小组。
而七星关区也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党政军领导同志任副组长的区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双拥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双拥办公室,实现全区双拥组织机构网络全覆盖。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时间紧、任务重,七星关区严格把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化工作措施,全力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以最新成果迎接检查验收,为毕节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作出应有贡献。
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制定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为伤残军人就医开辟绿色通道;对安置政策内的转业士官、退役士兵进行妥善安置……
一个个规定,一项项措施,一条条办法,催生出七星关区双拥工作的一枚枚硕果。
百舸争流千帆竞。每天,为了确保每一座工厂、每一个单位、每一座商厦、每一个社区、每一处农村的生产生活安宁……驻毕官兵时刻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祥和,以“海纳百川”之胸襟,“壁立千仞”之志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在七星关这片“民拥军、军爱民”的热土上,广大军民将永不停步,勇立军民融合发展潮头,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