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长奔流,双拥花开耀绿洲。在有着悠久“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的民权县,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始终保持着双拥共建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始终将优先解决驻地官兵困难、优待现役军人及家庭、优厚重点优抚对象政策落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用真心、动真情、干真事,倾心浇灌着“双拥之花”的灿烂盛开。
“孩子当兵走后,县民政局和镇里的领导每到春节、建军节都来家看望慰问,义务兵优待金啥的一样不少,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对俺军属的关心啊!”5月18日,民权县北关镇郭庄村的张洪兰老人说起政府对军属的关怀称赞不已。
民权素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该县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融入到发展大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县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列入党政军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每年召开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成立了双拥领导组和各类双拥服务组织,为双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口中讲双拥,手里干双拥”,全县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积极配合、军民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走在民权的城市街道上,“军民鱼水情”“重视国防、拥军优属”等大型宣传牌夺人耳目。该县注重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大力营造双拥创建浓厚氛围,每逢清明节、建军节,有关部门都组织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不断开辟双拥宣传新阵地,先后在“两台一网”开设双拥专栏,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定期发布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用语,使双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拥军重在优属。该县始终对军烈属、复员退伍军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坚持优先、优质的原则,特殊关爱子弟兵。目前,该县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年度安置率达到100%;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入托按政策享受优待率100%。在车站、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和窗口单位,为残退军人、现役军人、军烈属等提供优先、优惠服务蔚然成风;现役军人、残退军人在基本生活、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一一得到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得到足额发放;军转干部安置、退役士兵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等,均实现了“全到位”。
军人把民权当故乡,群众视军人为亲人!在民权,部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拥政爱民的子弟兵本色始终没有改变。子弟兵还积极融入到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扶贫联系点上经常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
“孤儿兵爸爸”——民权县人武部政委李瑛就是一位爱民典范。近年来,他深怀爱民之心,把关爱帮扶下一代当作己任,模范践行党的宗旨,秉承为民职责,他先后关爱帮扶的27个贫困孤儿,有21人光荣入伍,其中13人立功受奖,6人当了班长,成为部队训练骨干。他的典型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各大媒体报道,在驻地群众和广大官兵中传为佳话。
“做好双拥工作,关键是要把各种政策法规贯彻到位,落到实处。我们还广泛开展了‘三访三送三网’建设工作,抓好具体工作落实,着力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该县民政部门负责人如是说。如今,该县“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得到全面巩固,“双拥”文明之花在绿洲大地上盛开愈艳。(民权县委宣传部 张增峰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