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海南省万宁市双拥办常务副主任李昌
中国网万宁5月10日电 (记者 林虎)现年55岁的李昌,先后任海南省万宁市民政局优抚安置股股长、主任科员,市双拥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十年来,他凭着一种浓浓的爱军情怀,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忱,主动出主意、想办法、抓协调、促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军民融合发展,为万宁市双拥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被驻万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双拥形象大使”。万宁市2006年、2010年、2014年连续三届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市”;2016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2006年和2010年市双拥办分别荣获“海南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拥军模范单位”荣誉称号;李昌同志被海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海南省第九届“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
当好参谋抓好协调
十年来,李昌同志不论是主持双拥日常工作,还是协调拥军支前保障,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确保取得实效,有力地争取市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
李昌同志紧密结合不同时期双拥工作的重点,提前谋划,及时建议,给市领导当好参谋。每年元旦、春节、“八一”前夕,他都组织双拥办的同志提前制订好走访慰问部队、重点优抚对象的方案,拟出军政座谈会方案,提出召开议军会议,市党政领导过军事日的建议,策划军民联欢活动,确保双拥工作制度、工作任务落实。在市双拥办的建议和推进下,市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军地融合发展联席会、党政领导过军事日、清明节祭日、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李昌同志善于借机借力,着力抓好强化双拥创建工作督导,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全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市双拥办借会议东风组成督导组,对全市各单位的责任分工、任务分解和任务完成情况,逐镇(区)、逐部队、逐单位进行督导。根据双拥创建任务进展,先后3次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组对全市创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导,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对完成任务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双拥创建工作中,李昌同志善于总结经验,抓好典型,推动全面。坚持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拥军模范先进人物和集体。扎实组织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加强基层双拥建设,在全市镇(区)、村(社区)严格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完善双拥基础设施;依托社区组织,促进基层双拥组织健全;依托社区文化,促进基层双拥宣传活动;依托社区环境,促进军民共建,使社区双拥工作逐渐朝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不断推进。省双拥模范城督导考评组在对万宁市双拥进行检查督导时,给予高度评价。
深入调研,为解决双拥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出点子。针对新时期双拥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李昌同志经常下基层,进村入户,与优抚对象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他经常到军营,走访官兵,深入调研,积极为“双拥”工作出谋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先后参与起草了《拥军优属若干规定》、《万宁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入托若干规定》、《退伍军人安置暂行办法》、《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暂行规定》、《万宁市部队拥政爱民公约》、《军民互访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意见》、《万宁市2013创建第九届海南省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万宁市2015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工作实施方案》等15个文件,经市委、市政府和驻军部队审定后下发,使双拥工作步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近几年,他为市里重点研究解决了涉及随军家属安置、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改革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决策的依据。
情系国防谱写爱军新篇
国防安全教育是双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创建军地、军民和谐共建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十年来,李昌同志在双拥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设滨海花园城市,打造清新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提出万宁军民融合发展应在“‘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社会管理、基层党建’等四个方面(四大工程)与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协同作战,全力攻坚”的建议,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全市把“四大工程”作为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2012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参与坚持国防和营建设,政府无偿划拨土地16亩,硬化部队营区面积近1000平方米,绿化道路15公里。
李昌同志十分关心部队的改革和建设,积极主动为部队排忧解难。2012年,市武警中队新建营房,急需土地16亩,征地工作难度较大,他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先后6次挨家挨户登门做好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妥善解决了武警中队营房建设征地问题。该中队新建营房工程缺口部分资金,他又协调市财政局将情况向市政府请示,市政府批拨700多万元,使中队新建营房工程按期完成。
李昌同志常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这些做双拥工作的,要做子弟兵的贴心人。”
妥善安置退役士兵是维护官兵切身利益、巩固国防的一件大事。他多次到部队营区、用工单位、培训机构走访调研,组织多名退役士兵参加了汽车驾驶、挖掘机、烹饪、电气焊等培训项目,其中大多数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做好优抚工作,成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全社会爱国拥军的共识。”这是李昌同志在双拥工作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他以炽热的情怀,扎实的工作,周到的服务,贴心的慰藉,为优抚对象纾难解困。关爱重点优抚安置对象的生活,大力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已成为李昌同志多年抓双拥工作的重点。他积极协调各部门落实双拥各项政策,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3年,在他的努力下,万宁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机制,与其他救助措施一道织密编牢了优抚对象“三难”问题的兜底网络。
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
李昌同志认为,“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基础,文化资源和文化素材。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双拥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万宁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拥有六连岭革命烈士纪念园、市革命烈士陵园、李振亚纪念馆、庄田纪念馆等革命遗址七处。
被誉为“海南的井岗山”——六连岭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7年秋创建的一块较早的革命根据地。经过艰苦卓绝革命斗争,坚持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为琼崖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57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同志视察海南时,对六连岭的峥嵘岁月和光辉的斗争历史作了充分的肯定,他们曾挥毫赋下满怀豪情的诗篇,朱德同志的题诗是:“六连岭上现彩云,竖起红旗革命军。二十余年游击战,海南人民树功勋。”董必武同志的题诗是:“六连岭树红旗日,五指山防白匪时。二十三年根据地,一心革命费坚持。”李昌想,只有深入发掘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才能为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万宁篇章凝聚强大动力,筑牢精神支柱。
每年“七一”“八一”“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李昌同志都联系驻万部队官兵参观六连岭等烈士陵园,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在纪念海南解放65周年期间,我市开展了走访慰问健在的抗日和琼纵战士、老同志、烈士遗属活动,给抗日和琼纵战士、老同志等对象497人每人发放慰问金500元,共计发放金额24.9万元;2015年8月,在市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了以《山不藏人人藏人》为主题的“琼崖革命史”报告会,全市党政军和社会各界人士共700多人参加报告会,通过报告会,使大家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期间,李昌同志与新闻媒体策划了“寻找抗日老兵、烈士遗属”主题采访活动,成功组织开展了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宣传抗战先烈的英雄事迹;万宁92岁高龄的琼崖纵队老战士陈涉、抗日游击队员符启翠和参加抗日救国会的党员苏章绂还应邀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接受了党中央、习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庄严检阅,展示了万宁儿女在伟大抗战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充分激发了全市广大军民的爱国主义和双拥共建工作热情。
从万宁走出去的李文,他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系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代理排,四级警士长,2014年4月,当选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第二届“带兵模范”,被誉为“特区铁兵”。李昌同志十分关注李文同志的英雄事迹,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举办了“全国边防部队一等功臣李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使与会官兵和青少年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李文的先进事迹在全市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市委、市政府授予李文同志为“万宁市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号召全市青年向李文同志学习,争当优秀青年,为万宁发展做贡献。
十年来,李昌同志默默地奉献于他钟情的双拥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今后,他将更加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为万宁双拥事业的新辉煌增添一分热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