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西安4月20日电 4月20日下午,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简称中国飞院)主办的第五届军工试验测试技术交流年会在西安成功举行。一年一度的该科技盛会,有望升级为“中国遥测年会”。
年会期间,按照“军民融合,测试先行”的主题,围绕国防和装备建设的前沿技术及军工领域实验与测试技术发展趋势、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实验与测试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及协同创新等重点,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专家郝跃,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冯晓琳等作了会议专题报告。
第五届军工试验测试技术交流年会的主办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是我国唯一承担航空科学飞行试验研究和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记载设备等飞行试验业务的航空科研试飞单位。通过军民融合,中国试飞院逐渐形成科研所出技术、提要求,研制单位完成技术成果转化并负责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在“提升整体测试能力,突破测试技术瓶颈,推进测试产业发展”上大步前进。
试飞测试技术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研究组成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十二五”期间,中国试飞院将测试技术提高到“旗帜技术”的高度,航空机载测试技术及其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截止2017年,中国试飞院已初步形成以新一代为核心的系列产品,并在攻克一批制约测试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一套行业测试技术标准与指南,以及飞行试验机载测试系统国产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系列化等方面,实现了构建测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军民互动共赢之路,达到了开创测试技术与测试产业新蓝海的“形神合一”。
据介绍,军工试验测试技术交流年会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展示我国军工领域试验与测试技术相关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新时期军工试验与测试领域的发展战略,提出前瞻性的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努力促进我国军工事业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院士、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军工试验测试领域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
“十三五”期间,中国试飞院将持续加强测试技术体系化、标准化建设,加大各类资源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坚持打造国内一流测试设备优秀供应商、一流测试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测试系统围绕满足网络化测试、飞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需求,挖掘试飞需求,做好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机载测试产品瞄准装机产品,扩大传感器、机载天线等产品的列装,做好系列化长线产品生产,到2020年,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立省市级企业技术发展中心,力争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地参与者。
据了解,本届年会历时2天,将举办多场学术论文交流、测试应用专题研讨,召开了新技术发布会。本届年会吸引了中科院、航天、航空、兵器、船舶、中国商飞及各军兵种等50余家科研院所和17家军工配套科技企业积极参与。(记者 王玮 王欣妍 刘裴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