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着“抗战到底”字样的大碗、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的刺刀……抗战实物馆的主人耿风泉指着一件件散发着历史光泽的藏品,向参观者讲述着可歌可泣的河南辉县抗战史。大年初五,浓浓的年味下,到抗战实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1943年,耿风泉的父亲耿兰田逃离被日军占领的家乡辉县参加八路军。1959年退伍返回家乡时,他发现村里每年都自发地演“抗战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耿兰田很快成了“战争戏”的“军事顾问”,他带回来的一些战争实物,成了戏中的亮点道具。为了让“战争戏”演得更真,耿兰田开始有意识向十里八乡的老战友收集抗战时期的各类实物。不知不觉地耿兰田走上了抗战实物收藏路。
1989年,耿兰田老人与世长辞,已退伍返乡的耿风泉继承父亲遗志,接过了抗战实物收藏的接力棒。耿风泉决心立足豫北太行抗战老区,系统收集抗战实物,更好地保存、重现、传承当地抗战史。
收集实物并不容易。耿风泉收集到的抗战实物只收不售、不转让。幸运的是一家人都特别理解支持耿风泉。耿风泉的妻子秦瑞霞开了家服装店,收入盈余成了抗战实物收藏的主要经济支柱。大儿子耿文雷、女儿耿文斐二人联手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经常加班整理视频和文字,制作宣传短片。二儿子耿文伟退伍返乡后也加入了抗战实物外展队伍,工作做得有板有眼。
2011年,耿风泉抗战实物馆正式挂牌,并向社会公开展示。此后,耿风泉抗战实物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抗战实物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烈士陵园、进文体广场等活动120余次,直接受教育人数12万余人次。新乡市和辉县市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等10多个社会公益组织常年协助开展活动,不少社会知名人士也以多种方式给予支持。耿风泉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十大优秀复转军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他还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为他点赞
抗战实物是历史与现实的脐带。耿风泉一家3代人、数十年历经岁月沧桑,怀着朴素而坚定的信念,收集了万余件抗战实物,擦亮了辉县人的抗战记忆。他们的坚守与执著,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支持、参与,并将继续感召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