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左五)和新兵们合影留恋。(供图 揭阳市边防支队)
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李茜,1989年2月出生,河北张家口人,2011年12月入伍广东边防总队训练基地,现任广东边防总队揭阳边防支队指挥中心参谋。入伍6年,先后3次参加入伍新兵及入警大学生的带训工作,多次获得嘉奖,2015年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标兵教练员”,系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教练员。
当兵带兵勇争先
2011年,李茜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和许许多多“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巾帼女儿一样的梦想,从河北老家一路向南到广东边防总队入伍,成为了一名公安边防战士。2012年,入伍刚满一年的李茜不仅当上了班长,还自告奋勇地去带训新兵,提干之后又去带了入警大学生,每一次都是挑战重重,但她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被评为“优秀带兵骨干”。
师范学校出身的李茜,既敢于在训练场上较劲耍狠,又善于在办公桌前总结探索。从第一次带兵开始,李茜就十分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归纳和教学思维的突破,慢慢地就从中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学“功夫”。
可以说,这几次的带兵经历让李茜从一名只需“单打独斗”的战士成长为一名需要“带兵打仗”的指挥员。渐渐的,李茜的名气传开了,不仅本单位想尝试带兵的人会来找她取经,还时常有其他单位的人来请教,每次她都毫无保留地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
静如处子破课题
正是如此,2015年9月份,李茜再次被委以重任,广东边防总队推选她参加部局标兵教练员评比活动。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参评内容有室内课、室外课、说课、论文和教案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不仅要求参赛选手要有过硬的军事动作,而且还要能沉下心钻研课题。
参评前期,李茜因受性别限制,有些科目不适合讲解,预先选定的多个科目后来又都被否掉,导致室外课讲课内容一直难以确定。为了踏出这第一步,李茜认真钻研了大量教材,多次请教前几届参评的前辈、战友,才最终选定了授课科目。由于之前接触过的教学法多为四会教学法,李茜对部局参评要求的示范教学法比较陌生,什么都得埋下头来重新学习,首先要区分两种教学法的不同,其次再从对比中找到共同点,最后再归纳总结找到受训者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授课。
动如脱兔夺标兵
部局标兵教练员评比要求全程脱稿授课,其中室内课、室外课是30分钟,说课是5分钟,室内课与说课还需要准备PPT,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茜充分发挥“女汉子”精神,基本都是白天写稿、改稿、背稿,还要演练室外课,晚上再抽时间制作PPT。处处要求尽善尽美的李茜总是一遍遍地写写改改,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连那些男教练员都自叹不如她拼。
李茜所讲室外课的科目为徒手控制与解脱,要通过与示范兵的反复演练才能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每个手式,每个动作,每个跑位都要反复配合。当时提供的示范班里没有女兵,李茜只能找男兵来一起训练。高大的男兵无疑在体力上给李茜的示范课增加不少难度,但她不但把整套动作利利索索地做了下来,而且还在演练过程中发现如何用巧劲快速制敌的方法,课题又有新突破。参加评比的所有授课内容都需要拍摄制作成视频上传到部局网站,从未面对过镜头的李茜,难免会紧张,总是影响授课时的表情、动作,有时还会忘记下一句该讲什么。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艰辛,李茜最终一举夺得部局“标兵教练员”称号,也是2015年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教练员。2016年9月,李茜又一次到训练基地带入伍新兵,她的教练生涯,还将继续。(供稿 揭阳市边防支队 曾尚宏 孙加鹏 编辑 陈伟深 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