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双拥创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始终将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大局的重要政治工作来抓,尝试探索和建立起新时期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军民深度融合的双拥工作良性发展机制。街道双拥办在区双拥办的指导下,结合街道双拥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基层双拥工作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切实保障长效机制下的融合式发展;不断拓展双拥服务新载体,切实保障双拥工作行政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双拥国防宣传教育新形式,日益形成深入人心的社区双拥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下的融合式发展
(一)深化组织领导,规范工作方法,健全双拥工作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双拥工作列入街道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双拥工作会议。适时调整和优化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不断完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辖区部队政治部领导任副组长,街道分管领导、武装部部长、服务办主任及辖区内双拥模范企事业单位领导任组员的组织领导体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的方式,在居民区和社区单位中,不断优化双拥工作责任制,指导居民区、社区单位开展双拥工作小组日常工作,逐渐形成了街道各部门、社区单位及居民区紧密配合、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新局面,形成了“职责明晰、组织精干、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运行有效”的双拥工作新机制。
(二)坚持社区共治,凝聚区域力量,推动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大宁路街道五区党建联盟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联席会议,将双拥工作列入党引领下的社区共治重要内容。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双拥双促进、双拥双提高”原则,不断拓展共建领域,丰富共建内涵,整合各方资源,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全方位推进军地双方精神文明建设。街道定期与上海市警备区政治部、61486部队、海军702厂及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进行深度交流与积极共建,发挥军地双方优势,加深互动联动,充分调动促进融合式发展的积极因素,拉近军地融合距离,努力实现军民一体、军民融合的发展路线,积极营造有利于融合式发展的社区环境,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三)巩固双拥共建,着眼军民优势,广泛开展融合式活动
1、拥军优属,调研走访为切入,夯实双拥工作基础
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大力推进军地融合式发展。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拥军优属服务,每逢春节、元旦、国庆和建军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不间断地开展以“注真情、办实事、送温暖”为主题的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共建部队和优抚对象家庭。街道在社区内开展“鱼水亲情”项目,定期上门关心优抚对象,组织各类关爱和联谊互动活动。与此同时,居民区也通过自治项目(粤秀“白杨树”项目)不断深化拥军优属工作。
2、拥政爱民,实际服务为导向,促进双拥工作发展
大宁社区居民也得到了驻军部队及共建单位的广泛支持。如:61486部队和海军702厂将空置用房交于街道统筹管理,用于居民区为老服务,解决了为老服务场地难的问题;61486部队和海军702厂还积极参与在校生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性、正规性军事化训练,加深了学生对军队和国防知识的了解;61486部队还积极参与周边居民区“清洁家园”工作,并主动帮助解决困难群体实际困难;上海市警备区政治部领导积极参与大宁社区楼组文化节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给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帮助其树立走出困境的信心;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研究生管理大队17学员队也积极安排专业人员在大宁社区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巡讲活动,帮助提升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二、拓展双拥新载体,形成联动效应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一)借力社会组织,促进双拥工作专业化发展
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提升双拥工作专业化程度,积极借力专业社会组织,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双拥工作的专业化发展。通过项目的开展,为优抚对象搭建了互助平台,形成由社工与优抚对象构成的工作关系,为优抚对象提供较深层的情绪疏导,有效解决现实问题。项目开展至今,“鱼水亲情”项目共服务军人及家属3000余人次,从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出发,搭建起服务、交流、自我价值实现、回报社区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了优抚工作的社会基础。
(二)居委会自治项目化,有效发掘社区资源
粤秀居委会以“白杨树”自治项目为载体,有效发掘社区资源,开展双拥优抚活动。针对61486部队年轻官兵较多且远离家人的特点及现状,该居民区组织开展了“兵妈妈”结对活动,使远离家乡的年轻官兵尽快融入军旅生活,同时在大宁社区也能感受到“兵妈妈”真切的关心和照顾。大宁路街道粤秀小区19号楼有24位“兵妈妈”,她们定期准备家庭宴席邀请相邻的61486部队士兵小聚,有组织、长期性地帮助军人家属租房、为加班出差的军人做家务,使19号楼成为拥军“五星楼”,而“兵妈妈”的无私奉献和温暖关怀使61486部队和粤秀居民区之间形成了军民和睦、互帮互助、情系军民的和谐氛围。
(三)社区单位积极参与,形成双拥服务联动效应
办事处为社区单位参与拥军服务提供了良好环境和众多机会,包括上海马戏城、沪北电影院、盈科律师事务所、第十人民医院等在内的多家社区单位积极参与拥军优属事业,他们利用自身专业资源,为优抚对象、部队官兵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就业培训、心理咨询、就医资讯、便民服务等多项专业技术服务。在大宁社区,双拥工作日益成为社会性、公众性事业,广大社区单位、社会团体甚至是社区居民个人积极关注和支持拥军优属事业,为大宁社区拥军优属事业提供了一个多方联动的资源平台,为军人及家属编织了一个专业可靠的资源网络。
三、丰富双拥宣传新形式,推动深入人心的国防教育宣传
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提高社区居民拥军爱国自觉性作为双拥宣传教育理念,用多元化的双拥宣传和教育形式,推动深入人心的国防教育和宣传工作。
(一)社区普及、重点教育,双拥知识深入人心
街道双拥办定期在街道宣传栏、社区墙报等平台开展拥军优属宣传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国防和双拥知识宣传册,广泛宣传国防和双拥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突出拥军优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广大社区群众参与到双拥共建工作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关系,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深入每位社区居民的心中。
(二)广泛宣传、个别动员,征兵工作认真负责
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做好每年的征兵工作,在征兵期间广泛宣传、个别动员,集中组织应征青年体检,为街道征兵工作打好基础,为部队添砖加瓦、输送新鲜血液。
(三)活动新颖、形式多元,争创双拥模范城区
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积极支持配合全国双拥模范城区的创建工作。街道将拥军教育和国防教育宣传列入街道宣传教育体系,并积极举办各类争创双拥模范城区的活动,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参与人数多达700余人。
(四)多方联动,促进共治,营造双拥社区氛围
街道积极整合社区共治资源,营造双拥文化氛围,紧密联系大宁国际商业中心、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大学等社区单位,定期开展双拥联谊会,在人口密集区域电子屏滚动播放双拥宣传资料,在平型关路彭江路口设置98块大宁社区双拥宣传版面,充分宣传双拥知识,积极营造双拥工作的良好社区氛围。
街道双拥工作将继续以构筑新时期军民融合式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坚持以社区为依托,共建单位和辖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搭建共建平台,将双拥工作与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做到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促进社区拥军优属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