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贵阳将构建现代民政事业发展体系

2017-02-08 15:37:00来源:新华网

贵阳将构建现代民政事业发展体系

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至40张,全面完成民政“数据铁笼”建设

日前,《贵阳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十三五”期间,贵阳市将构建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民政事业发展体系。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贵阳市民政事业发展将以城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为工作重点,以社会救助、灾害救助、社会福利等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建设等为抓手,深入参与社会治理,鼓励社会多元参与,形成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之间有机联系、分工明确、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坚持落实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兜底性民生保障机制,强化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高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提升残疾人和儿童福利水平,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构建更加坚实的托底民生保障体系。到2020年,城市低保标准与当地城镇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占比30%以上,农村低保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6500元(1000美元)。健全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推动实现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高于1.5%。同时,积极打造“智慧福彩”,努力形成“智慧福彩”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大幅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发展养老服务业方面,制定实施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到2020年,全市100%的养老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至40张,护理型床位不低于30%。

提升社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方面,完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巩固城市社区建设成果,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挡升级,实现在党组织领导下,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更加健全,城乡社区协商新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格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6.5个,力争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20%。

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方面,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做好安置和军供保障工作,积极解决优抚安置政策落实中广大军民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由计划安置与市场就业相结合向依法安置与市场就业相结合转变,由粗放型服务向精细化服务转变,全方位提高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强化专项社会服务方面,提升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合理、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惠民、优质高效的社会事务服务体系。到2020年,实现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0%。贵阳市救助管理站力争在2020年前成功申报国家一级救助管理站。

科学规划民政大数据建设方面,通过“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思路,根据民政系统业务实际情况,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民政大数据云平台。搭建民政“福”云“1+N”框架,运用大数据技术及分析手段,全面提升民政服务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建设民政“数据铁笼”综合平台,2020年将现有流浪乞讨人员、殡葬管理等服务系统纳入“数据铁笼”下期建设工程,通过整合改造,全面完成“数据铁笼”建设,实规范运行。(记者 杨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