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聚焦强军备战 军地合力谋划 全国部分省份军供保障工作研讨会召开

2016-12-25 08:21:00来源:中国社会报社
聚焦强军备战 军地合力谋划 全国部分省份军供保障工作研讨会召开

\

█ 记者 姜雪芹

强军必先强后勤。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适应加快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步伐需要,进一步提升军供工作服务部队、跨区机动和实战化训练、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推动军供工作创新发展,12月20日,全国部分省份军供保障工作研讨会在冰城哈尔滨召开。
来自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的退伍处处长、安置办主任、军供站站长,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无锡、桂林、西宁、沈阳、郑州5个联勤保障中心运输投送处、驻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业务处的负责人,共90多人参加会议。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副局长李敬先、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副局长杜晓东、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谭士伟等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观看了专题片《交通线上的真情守望——全国军用饮食供应工作70周年巡礼》《军用饮食供应工作现代化保障——军用饮食供应保障工作程序》,听取了黑龙江、浙江、广西民政厅以及镇江、武汉军供站,驻昆明铁路局军代处等单位的代表,就区域保障、应急保障、探索提升军供保障能力和加强正规化建设等内容进行的经验分享。
军供保障事关部队快速投送,事关部队战斗力生成。近年来,全国各地军供保障工作注重建章立制、正规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夯实基础设施、发展根基得到新加强,勇于探索创新、保障模式有新转变,全力服务保障、军供能力实现新提升。
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军供工作的发展思路,李敬先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实际、着眼发展,优化布局、重点建设,军地合力、综合保障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保障模式,建强基础设施、拓展社会力量、完善预案体系、强化训练演练、着力提升军供应急应战能力,全面加强服务保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以实现强军目标为引领,着力激发支持改革强军备战的政治热情;坚持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军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意见》为主线,全面提升军供站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水平;坚持以提高军供保障能力为重点,切实增强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效益;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为保障,不断夯实军供事业接续前进的发展基础。
他要求全体军供人要在工作中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真诚接受监督的思想观念,真正把官兵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军供工作的唯一标准,切实将军供站建成任务部队的“军人驿站”,地方政府的“应急堡垒”,千里交通线上的“璀璨明珠”。
同时,杜晓东表示,长期以来,军供站在各地民政部门的领导下,竭诚服务、精心保障,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为部队圆满完成各项战备演训、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等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军委机关和部队官兵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在今年与民政部优抚安置局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个军供站调研后,他深感军供站号令意识强、工作作风实、保障质量高,遇有任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坚决落实,充分展示了过硬的政治意识、国防意识和大局意识。他建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充分认清和履行肩负的职责使命,牢牢把握军供站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以提升战略投送能力为牵引,善于抓住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利契机,着力加快推动军供工作转型重塑和创新发展,保障部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紧迫的时间、更加多变的环境下履行使命任务。
此外,与会的军地双方人员还针对军供应急和区域保障能力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军供工作的思路、措施进行了座谈,讨论了军供统一标识和服装样式,研究了全国保障标准框架。
经验分享
黑龙江
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军供区域应急保障能力
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在省、市、县三级军用饮食供应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省民政厅和驻哈尔滨铁路局军代处分管领导组成的区域性军供应急保障指挥部,设立办公室,明确指挥部、办公室和军供站的职责任务,健全奖惩制度,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指挥协调顺畅、保障能力高效、保障方式灵活的区域性军供应急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整合军供保障资源。优化现有军供资源,设立东、南、西、北四个应急保障区域,形成了全省统一调配、区域联动配合、跨区域支援保障的以哈尔滨为应急预备队的“1+4”联动应急保障体系。
创新军供保障模式。在任务地军供站实施常规、应急、持续、机动、社会、野外等6种保障预案后,仍不能达到军供保障任务需求时,启动区域性军供应急保障预案,在省区域性军供应急保障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下,最大限度发挥军供站保障效能,完成定点保障向跨区保障、自我保障向联合保障的模式转化,达到全省军供资源共享,实现保障能力立体化、全方位、快速化、全覆盖。

浙江
“三创一统” 推进军供保障一体化发展

坚持“需求牵引”,浙江省着眼适应部队现代机动方式和保障需求,统筹协调军地保障资源,加强制度创新驱动,全面开展“现代、活力、贴心、阳光”为主要内容的军供品牌创建活动。
创新保障指导模式。省军供站增挂“省军供保障指导中心”牌子,明确参与全省军供保障规划、组织开展全省重特大及跨区域军供保障工作等6项重要职能。
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全省军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深化工作协作,定期或不定期就军供保障事务进行交流沟通,研判最新形势,研究工作举措。
创新军供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军供保障能力现代化建设”“军供保障服务标准化”等领域的研究,邀请军代处、军交学院、省委党校等专家学者提供军供保障实战经验和理论指导,促使军供政策创制更具科学性、创新性,更加贴合部队的实际需求。

广西
以军供现代化建设为主线,打造军供队伍
加强新站建设,进一步拓展军供服务保障空间。广西地处我国南部边疆,既有边防,又有海防,根据国防建设和军队运输投送需要,新建了梧州、贺州、北海铁路军供站。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军供队伍的综合素质。举办军供工作业务培训班,邀请军代处人员讲解当前军事形势和部队保障需求特点,为军供站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撑。

镇江军供站
改善设施设备 加强应急保障的支撑力
指挥管理信息化。开发集办公自动化、军供指挥、动态可视、实时监控、联动互通等功能为一体的军供信息化指挥平台,实现了“任务下达辅助分解,膳食食谱自动生成,联动信息及时采集,报表数据互传互通,通信联络畅通无阻,保障资源可知可控,事务处理集成高效,军供供应方便快捷”的工作目标。
运输装备现代化。装备科技含量高、性能好、配置精良、用途广泛的新保温送餐车,能够适应多种路况和复杂环境下的交通运输要求,达到调配调度全天候,装载运输省时力,行经路线可视控的应急运输要求。
制膳设备配套化。改进站内制膳设备,做到配套齐全、操作简便、运行灵活、维护方便,达到了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

武汉军供站
以服务战斗力为根本宗旨 增强保障能力
强化区域应急保障能力。从全省军供一体化的高度,定位自身职责,调整预案,增强区域联合保障能力。
提升军供组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军供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查找问题,制定措施,确保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修改完善了6套应急保障预案,涵盖常规保障、应急保障、持续保障、机动保障、社会化保障、野外保障等,并汇编成册,组织员工经常学习,定期演练。
提高军供队伍能力素质。采取“一带一、两结合、三层次”(即实行站内以老带新、站内站外结合,老中青层次不同要求)开展培训,坚持每年挑选部分年轻职工在站内接受一对一的专门培训,以增强军供服务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