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仓市民政局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将服务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工作水平、优化服务质量、树立民政形象的有效抓手,以打造群众满意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为目标,努力擦亮“三牛精神,民政为民”服务品牌。“三牛精神,民政为民”服务品牌被评为四星级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并连续多年荣获太仓市群众最满意的机关优质服务品牌称号。
“三牛精神”即乐于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勇于创新的“拓荒牛”精神。“三牛精神,民政为民”服务品牌体现了太仓民政人肯干、勤干、善干的形象。“三牛精神 民政为民”服务品牌,是民政部门实践“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和谐社会赋予民政人的职责所在,更是太仓民政人的人生坐标和奋斗目标。
一、品牌建设有力度,以民为本根基不断牢固
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开展“先锋模范在我心,民政为民看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激励全体民政人进一步牢记“为民”宗旨,提振精气神,激发新动能,拓宽新思路,抓实新举措,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民政。在活动过程中,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强党性,增动能”等活动。还举办了党性教育培训班,组织党员赴山东临沂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基地培训。联合上海交大举办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青年干部拓展训练,开办多期“民政讲坛”和“红色讲堂”。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干部职工对“三牛精神,民政为民”的认同感。
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制订民政系统绩效管理考评办法,对机关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民政办工作进行细化,并根据工作性质科学划分相应考核类别,明确考核内容,年底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排名,科学开展绩效管理。开展作风效能巡查,由局纪委每季度对各科室、下属单位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情况进行巡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督促系统各单位优化作风效能。加强社会监督,聘请党风政风社会监督员,举办“民政开放日”活动,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从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加强社会监督,持续推进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创新创优。开展“领题调研”活动,针对群众诉求期盼和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由干部职工领选调研课题。通过深入基层调查情况,认真思考分析,提出对策措施,形成调研成果。开展“当村(居)干部,察一线民生”实践锻炼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村(居)挂职锻炼,了解基层实情,提出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将调研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形成了一批工作创新创优项目,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
二、服务群众有温度,为民解困能力不断增强
优化服务方法举措。为使服务品牌建设成果切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市民政局紧贴职能,紧盯群众需求,实施了一系列惠民举措,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解困”的承诺。市民政局开展了救助服务专项行动,提高全市低保等困难对象救助标准,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提高救助实效。由政府买单为群众提供灾害意外保险保障,并将灾害人身意外保险范围拓展到新市民。开展“慈善一日捐”、“星空下的慈爱”助学、“善之行”四季公益行动,引导社会公众爱心助困。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1万多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七助”服务。民政局下属各单位也纷纷推出惠民服务举措。市婚姻登记处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新婚及困境夫妇提供心理咨询、婚姻指导。市老年大学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三进”文化惠民活动。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寒冬送温暖、酷暑送清凉专项行动,护送、救助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人员百余人。市殡仪馆推进阳光惠民殡葬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市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公益创投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民政系统党员志愿服务队,从助老、助困、助幼、拥军、普法等角度挖掘民政部门优势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慰问贫困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爱心扶助福利院老人、关心孤残儿童、拥军蔬菜基地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规范服务办事流程。为进一步强化民政干部“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意识,市民政局编制了《民政政务服务指南》,明确工作职责、服务标准、办事流程,年底将正式印发,确保系统内人手一册并发放至各村(居),做到统一服务标准、明晰工作责任,让群众办事能够一目了然。
三、工作推进有高度,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做优做实民生保障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建立部门联动的社会救助“一门式”服务窗口,深化临时救助体系建设,推进救助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太仓市医疗救助模式获得上级高度肯定,被中央深改办内刊专题刊登。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区镇养老机构建设,改造全市养老机构消防设施、全市已建成近90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在全市养老机构全部开设医务服务。开展“孝满娄城夕阳美”系列活动和老年人运动会、敬老月活动,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
促进提升军民融合工作。不断丰富双拥内涵,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特色拥军体系,开展拥军慰问,落实拥军实事,深化双拥宣传。落实了“百万文化建设经费进军营”、拥军蔬菜配送等活动,建立市镇两级社会组织拥军服务中心,实施一批社会组织拥军服务项目。推行退役士兵 “入伍即入学、退伍即培训、结业即就业”的高效实用技能培训模式,联合高校开展退役士兵学历教育,打造“未来教室”、“空中课堂”。加强优抚保障力度,做好优抚对象优待政策落实和慰问、关怀工作,强化慰烈工程建设和管理,营造双拥氛围。太仓市首度获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简化“政社互动”工作流程,积极推进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制订,促进社区协商民主发展。太仓市的“政社互动”创新实践项目获列“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工人才培养,启动“智慧社区”、“社创空间”建设,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完成镇(区)安息堂建设并启用,促进绿色文明殡葬。认真开展地名普查工作,推进地名规范化管理,深化平安边界建设。规范收养评估和收养登记流程,建立专家论证机制,保障儿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