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双拥文化特景片
“吔嗬来,吔嗬来,扛大包,抬水棒……”在庆“五一”连续12场优抚对象社区联谊会上,四位身着“杨”“浦”“码”“头”工人服装的歌唱者,用嘹亮的号子把每场观众拉回到昔日熟悉的上海滩!这个曾经飘扬在黄浦江上空的劳动者之歌---上海港码头号子,在杨浦区有关文化部门的努力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终于得以保护和传承。而遍地开花的杨浦双拥文化,同样被这样一群执着的文化守护者,发出号子般的呐喊,震撼在浦江两岸。这里我们就撷取其中几朵跳跃的浪花,一起和您分享。
天下管乐闹杨浦 号角吹散浦江浪
每年的五一假日,在蔚为壮观的黄浦江上,杨浦都会为上海市民呈上一场大型高逼格江上音乐盛会--- “中华号角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之 “中外管乐团队浦江大巡游”。
今年是第十届管乐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海军军乐团、中国武警军乐团以及来自奥地利、西班牙、匈牙利等地的十余支优秀管乐团队、近千名乐手分别登上六艘大型游轮,沿着外滩和十六铺码头一线奏响雄浑的号角,呈上观众耳熟能详的《走上复兴》、《歌唱祖国》、《军威进行曲》、《欢乐颂》等名曲佳作,浩浩荡荡、气势恢弘,沿岸数万游客欢呼鼓掌。管乐艺术节的开幕式、闭幕式同样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两支代表全军最高艺术水平的解放军军乐团在第二军医大学、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永远的军乐”“管乐的魅力”等专场演出,海军军乐团在海军虬江码头部队、徐汇公园开展专场音乐会;同时,他们还参加进营区、社区、校区、园区演出,与五角场、延吉等社区开展签约共建,军地双方的文艺团体广泛开展交流。
中国音协副主席徐沛东等音乐“大咖”每年都会来杨浦和官兵群众共享音乐盛典,进一步提升了杨浦“军地文化圈”的知名度。该活动连续两年获“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专业运作奖”和“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规范运作奖”,在国内外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首舰歌振耳呼 一曲诗人未了情
2012年的五四青年节,在黄浦江上某军舰坦克舱里,诞生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舰歌《捍卫祖国神圣的海疆》。 “劈波斩浪,舰艇的雄姿驰骋在海上,驾驭惊涛,钢铁运输线凝聚着理想,肩负使命,我们等待着新的远航……”昂扬向上的旋律中流露出深情,青春动感的歌词中透露出责任。
这是四平社区老年大学诗词班黄心培老师为930舰官兵创作的。黄老师要谱写一首军歌的想法,源自他跟随社区拥军慰问团登上930舰的经历。 “参军是我年轻时的一个梦想,但当年未能如愿以偿,一直十分向往,”黄老师说,“跟随慰问团第一次登上军舰,我被军人严密的军纪、良好的素质、高尚的情操所打动,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未了情结,不由得想作一首军歌,把当代军人的风采和人民群众的心声表现出来!”黄心培开始了潜心创作,他在昂扬向上的主旋律中融入了抒情的元素,使演唱者能在演唱过程中用歌声尽情地抒发情感。创作完成后,黄老师亲自登舰教唱,还把自己演唱的曲子录下,让战士们在海上一遍遍听学、揣摩。
经军地双方精心策划组织,在 “庆五四”舰歌开唱仪式上,这首以《捍卫祖国神圣的海疆》命名的舰歌,终于在930舰坦克舱里,由打一小学合唱团和930舰官兵相继开唱。激越嘹亮的歌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在当前,这首舰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婚登结缘文工团 颁证大赛豪夺魁
2015年11月4日至6日,第二届全国结婚登记颁证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以杨浦婚姻登记中心为主力队员组成的上海市民政局参赛队,与来自全国的21支民政团队同台竞技,一举夺魁,杨浦区婚姻登记中心郭婷婷荣获“金牌颁证员”称号。
值得称道的是,大赛情景模拟环节,上海队表演“迟到的结婚登记”获得全场最高分。曾是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旗手的英俊“新郎”,跟随着9.3阅兵的情景片阔步展示军姿。大背景里杨浦区一对烈属和抗战老兵夫妇送上“建设小家、勿忘大家、贡献国家”的新人祝福,强烈的时代节奏、刚柔相济的表演,使全场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形象展示环节,上海队用三个颁证员忙碌的镜头同时切换,到动感十足的形体动作,紧接着以爱心伞转换到一段“雨中曲”,再夺全场最高分。主持人大赞:“不愧是时尚之都!”
不落俗套的创意和极佳的表现力背后,鲜有人知杨浦区驻区部队---上海市消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艺术家倾注的心血。在之前2014年上海市婚登颁证大赛中,杨浦婚姻登记中心就和部队文工团结下了不解之缘,首斩上海市团体冠军。本次全国大赛,团里更是克服了“119”消防宣传周人手紧张的困难,特选派了两名专业骨干备战大赛,帮助编排和策划剧情。两个月来,部队艺术家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经常利用晚上指导队员排练,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示范,直至达到最佳演出效果。
社区联谊二百场 优抚对象亮上台
自2010年初起,杨浦区就率先在上海市探索优抚领域社会化服务模式,联手复旦大学,委托国内首家区校合作推动成立的专业社工机构---复馨社工师事务所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为全区12个街道镇20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提供精神慰籍服务。 其中巡回演出超过二百场之多的“社区联谊”,成为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
八一“我最红”、新春“相聚欢”、端午“心粽情”、中秋“天涯共此时”,这个舞台可谓精彩纷呈。很多文艺爱好者尽情地在这里挥洒拿手绝活,沪剧、民族舞、脱口秀、中国功夫扇等等,八面开花、各展风采。四平社区舞蹈队当仁不让成了台柱子。环保时装秀绚丽夺目,穿军装、踏正步英姿飒爽,挥长袖、舞《卓玛》带来草原的壮阔。作为社工实践基地,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在这里茁壮成长。一轮节庆多达12场的巡回主持,足以使他们集聚从体验演练到脱颖而出所需的全部能量。主持超过100场的社工小荷以高超的场控能力,游刃有余的主持经验得到了众多优抚对象的喜爱。当然,这里更是优抚对象激发活力、倾吐心声的舞台。烈属小张的自编舞轻盈曼妙,病故属小李请来了她的妹妹多次献唱,残疾军人许老伯每逢节庆都会咏诗感怀......不胜枚举!
“社区联谊”极大地增强了优抚对象群体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了自身潜能,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和社会融合度。
尾声:“吔嗬来,吔嗬来,扛大包,抬水棒……”无论是劳动的号子,还是文化的号子,也无论世事变迁,物华流转,杨浦军民依着母亲河黄浦江宽广的臂膀,乘风破浪、昂立潮头,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共奏一曲精彩绝伦的时代凯歌!(杨浦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