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翻看“民情账本”
提到“美丽”一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容貌、衣服等,而现在,“美丽”与社区联系到了一起,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富民路街道富民东里社区占地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由6个小区院落组成,共居住2503户居民,居民5434人。多年来社区居委会一直致力于全心全意服务居民,与部队搞好双拥共建,于2013年获得“市级美丽社区”称号。
富民东里社区地处部队大院,占地面积大,是以部队在职副团职以上、在编军工及部队离退休人员为主的居民居住小区,社区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区成为城市化养老服务的最佳载体。2009年底,由政府投资在社区建立了富民路街道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面积512平方米。中心设备齐全,设有工疗站、休闲活动室、老年日间休息室、阅览室、棋牌室、健身理疗室、心理疏导室。中心秉承替儿女尽孝,给老人解难,为政府分忧的使命,为老年人提供面对面的关怀,心贴心的服务,营造了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心根据孤寡、独居、空巢困难老人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级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使老年人在社区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还开展了多项文体活动,有书画班两个,共有人员40人,舞蹈队一个,人员12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在社区有和部队共建的食堂,每天中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为进一步加强社区“两委”成员的自身建设,社区党委发挥引领作用,从抓思想、抓作风、抓管理、抓服务入手,使社区“两委”领导班子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社区建立党员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向社区党员传达活动通知,宣传最新时事政治,公示党费收缴情况等,社区各党员也可通过微信及时向居委会反映问题。通过网络化管理,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做到管理手段现代化。与此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方便为居民服务,获得更多信息,各管片主任对自己管辖的居民区定期进行走访,在谈心谈话中沟通联络与居民的感情。每人手中一本“民情账本”,及时记录居民的诉求,把老百姓的诉求归类整理,对重点服务的对象心中有数,对困难群体的需求做到了“民情账本”痕迹管理。
社区的服务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更赢得了部队官兵的“心”,部队驻地官兵经常以多种形式服务居民群众,对社区进行“反哺”。冬天,皑皑大雪过后为避免雪天路滑给过往居民群众带来的不便,部队官兵主动为居民清理院内及路边积雪,给安全出行提供保障;学雷锋日,官兵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清扫社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给社区内车辆做性能检查;在社区独居老人及困难家庭,时常看到部队官兵主动帮他们打扫卫生、理发、看病的身影,他们还结成多组一对一帮扶对象,长期关注,定期帮扶;富园公寓没有物业管理,路灯不亮、污水四溢、树木枯损、车辆拥堵等情况屡屡发生,部队采取相应举措代管富园公寓,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自此以后,富园公寓点亮了路灯,修剪了树枝,疏导了交通,清掏了污水,还居民一个舒适美好的宜居环境。部队官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为驻地、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献爱心,成为服务群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社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富民东里社区主任高则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优势,将继续以军民共建为特点,扎实工作,为更好的服务居民而努力。”(记者 皇甫丽娜 摄影 刘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