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饶阳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

2016-08-17 14:04:06来源:
2016年7月29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衡水市饶阳县再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
图说:饶阳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图为双拥工作进校园。

\
图说:饶阳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图为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

\
图说:饶阳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图为建立民政专干走访优抚对象机制。

\
图说:饶阳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图为健康进军营。

\
图说:饶阳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图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暨家属座谈会。
本版照片由民政局提供
  2016年7月29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衡水市饶阳县再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成功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佳绩!自1992年开展双拥创建活动以来,饶阳县已连续七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2008年、2012年连续两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县”,此次斩获殊荣是对饶阳双拥工作的进一步肯定和鼓励!
  饶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中平原,辖4镇3乡,197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这里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2800多名饶阳儿女曾为新中国的建立英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村一庄见证了军民鱼水相依的深厚情谊。
 
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优抚安置
 
  “驻军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必须为驻军单位解决生活训练方面的一切问题!”在一年一度的议军会议上,县委书记吴波的话语掷地有声。为推动双拥工作开展,饶阳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军地互动、公众参与”的创建机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16个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了军地合署办公,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积极配合、军民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自2013年以来,饶阳县先后为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等驻军单位建设了新营房,扩建了训练场,并配套了后勤保障车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生活娱乐设施,极大改观了驻军单位生活条件。
  “这回生病住院,新农合报完后,民政局又把剩余费用报了一大部分!咱自己就没花几个钱儿!政府没有忘记俺这个老兵啊!”饶阳县五公村老复员军人李三营和老伴清点着不久前生病住院的花费,脸上乐开了花。饶阳县有重点优抚对象824人,为保障他们的生活,饶阳县多渠道解决医疗问题,建立了“新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优抚医院减免、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大额医疗救助”四位一体模式,实现了优抚对象住院费“一站式”服务。同时,该县探索建立了村级民政专干队伍, 及时发现、反映、解决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生产难题。在退伍安置上,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优先”,即单位编制空缺优先考虑军人,优先安置到效益好的单位,并通过向企业推荐、动员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积极为退役士兵就业搭桥。
 
丰富双拥载体  增强双拥活力
 
  双拥工作细琐繁杂,关系到军民感情,是推动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何打开双拥工作局面,增强双拥工作活力是饶阳县一直以来探索的工作。
  为丰富创建载体,挖掘退伍军人自身潜力,饶阳县推动各乡镇、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开展“两个培养”活动,即注重把优秀退伍军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退伍军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致富能手。截至目前,全县有250多名退伍军人担任农村“两委”成员,30多名成为农村专业协会会长、农村致富带头人。其中,退伍老兵、大迁民村党支部书记常海峰带领乡亲们成立了众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县率先走上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崭新经营模式。2014年8月,该公司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衡水市首家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退伍军人、索庄村党支部书记张长江近二十年来带领群众发展设施蔬菜,全村每户达到2个棚,为全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同时,饶阳县双拥领导小组也发动企事业单位,组织人文关怀进军营、书法艺术进军营、党建成果进军营、法律服务进军营、卫生健康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县团委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拉手优抚功臣”活动,对140名空巢老年优抚对象实行了分包制,定期到优抚对象家中服务;司法局明确了专门的律师事务所作为军人及军属维权代理机构,并在所有乡镇司法所中设立了“涉军案件调处中心”,为涉军案件的调解、军队及家属权益的维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县文明办与民政局联合组织全县企业家开展了“爱心慈善助学活动”,对特困学生中的18名优抚对象子女进行了重点救助。县民政局为了提升优抚对象幸福指数,还多次开展优抚对象象棋比赛、红色之旅等活动。县光荣院开展“规范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光荣院的住院老人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健康保障、饮食安全、卫生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双向互动力促军民共建
 
  人民关爱子弟兵,子弟兵对人民同样一腔热忱。军民鱼水情,广大人民是子弟兵最坚强的后盾,同样,人民子弟兵也是广大人民最坚实的臂膀。
  驻饶部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县武警中队、消防大队战士定期为光荣院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与老人们谈心。县消防大队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消防形象重于生命”作为行动指南,出色地完成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任务。随着大广高速的开通,饶阳车流量增多,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不论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接到报警救援电话,消防官兵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救援现场。纺织业是饶阳传统产业,为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消防官兵本着“防灾重于救灾”的原则,走遍了每一个企业,宣讲消防知识,举办救灾演练,使消防意识深人人心。近三年,县消防大队共举办培训班500余场,对一万余名单位职工进行了培训,印发《消防常识》宣传资料3万余份,成功处置火灾事故187起,抢险救援98起,社会救助278起,共计抢救被困群众103人,挽回经济损失1900余万元,圆满完成了各项消防安全保卫和灭火救援任务,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县人武部以支援地方开发建设为己任,积极组织民兵参加乡村修路、城区绿化、防汛救灾演练,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先后组织民兵1000多人次参加新修和改造乡村油路及村级道路60多公里,建设“民兵林”、“国防林”100多亩。
 
务实高效推进国防教育
 
  饶阳县作为红色老区,有着深厚的双拥传统。近年来,为推动双拥工作开展,饶阳县坚持“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通过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双拥工作进校园等工作,极大浓厚了全县双拥氛围。
  通过扎实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各项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国防观念,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军队建设良好氛围。其中,县实验小学建校三十年来始终坚持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爱国家、爱军队、爱功臣思想在学生中扎根。电视台开办了《走近革命功臣》、《军中饶阳兵》等专题片,先后涌现了拥军模范田桂荣,优秀复退军人常海峰、张长江等先进典型。
  同时,为激励部队战士安心服役,连续多年组织了部队立功受奖人员及家属座谈会,请立功受奖战士、家属发言,发放慰问品和奖励金,让“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迁建维护工作有序推进,占地17亩、投资1036万元的烈士陵园成为新的国防教育基地,搬迁原散建的纪念碑11座,建成便于观瞻的烈士碑廊、烈士英名墙,55座散葬烈士墓迁到了陵园实现了集中管护,并为477座散葬烈士墓立了新的墓碑,烈士英灵得以慰藉。
  把最优秀的青年送到部队,把最好的生活设施提供给驻地官兵,把退役的军官安置到最好的单位,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资金和抚恤补助始终保持着正常发放……一桩桩、一件件暖心事、贴心事叙不尽同呼吸、共命运的军民鱼水情深,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观念在滹沱河畔这片古老的大地深入人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饶阳人将以质朴和真诚在古老的滹沱河畔,续写一曲军民融合鱼水情深的双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