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古郯遍开“双拥花”

2016-08-12 15:44:34来源:临沂日报
7月31日,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济南举行,郯城县继2006年、2010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后,第三次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实现“三连冠”。

□本报记者周宝云

通讯员刘国伟戚建伟

7月31日,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济南举行,郯城县继2006年、2010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后,第三次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实现“三连冠”。

近年来,郯城县以建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地军民关系为目标,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形成了全民拥军优属、驻军拥政爱民、军地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强化领导凝聚合力打牢双拥基础

郯城县立足新起点,制定出台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每年专题召开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座谈会等,对双拥工作优先议定、涉军问题优先解决、部队发展优先支持。近三年,先后召开双拥专题会议、协调会议18次,帮助解决优抚安置、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难点问题360件。各级领导亲自主持制定双拥规划、亲自组织参加双拥活动、亲自解决双拥热点难点问题、亲自跟踪督促任务落实。各乡镇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建立了137个社区双拥工作站,村居设立616名双拥工作联络员,在社会组织500余人的双拥工作志愿者服务队,全面建立起双拥领导小组、双拥办、工作站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四位一体”的双拥工作体系。

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落实优抚安置

郯城县建立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每年根据上年人均纯收入确定当年补助标准。着力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县内优抚对象全部实现参保参合、住院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将城镇住房困难优抚对象纳入全县住房保障范围,实行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货币化补贴,每年发放住房补助款100多万元、农村优抚对象房屋维修改造补助金60多万元。制定优抚对象生活困难临时救助制度,将785名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大力开展“爱心献功臣”等关爱活动,定期到残疾、孤老等优抚对象以及立功受奖军人家中走访。探索实践把退役士兵推向市场经济发展主战场、推向基层组织建设最前沿的“两推工程”,全县有213名退伍军人入选村两委班子、58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全面完成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任务,并落实了相关待遇。

全民参与搭建平台支持部队建设

郯城县紧紧围绕驻地部队建设实际,把改善部队条件、服务官兵生活作为双拥工作重点,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军地共建活动,凝聚起双拥工作的强大合力。每年拿出一定财政资金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每年为驻郯部队官兵免费体检100余人次。积极搭建“5+1”社会化双拥平台,整合各镇街、部门、村居、学校、医院五类单位的力量,推行以“法律拥军进军营、教育进军营、科技进军营、文化进军营、服务进军营”为主要内容的拥军活动。积极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拥军,深入一线慰问;成立双拥车队,现役军人凭乘车优惠券免费乘坐出租车,有力推动了双拥工作的发展。

军地融合无私奉献打造双拥新品牌

实践证明,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发展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驻郯各部队牢记职责使命,积极投身地方建设。开展以发展生产当能手、创优纳税当明星、撒播新风当使者、维护稳定当尖兵、岗位建功当模范、传播知识当园丁为主题的“六当”活动,创建民兵科技示范基地31个,打造富民项目60个;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帮扶8个后进村改变落后面貌,5个帮扶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共建活动卓有成效。全县45家企事业单位与驻郯部队签订了《军地共建协议书》。积极推进携手共建文明社区、创建军营流动图书室、开展家电等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驻郯官兵与驻地困难群众、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结成帮扶对子800多个,开展义务诊治、法律咨询等活动6500多次,向群众赠送书籍、药品价值2万多元。通过举办军地青年篮球比赛、联谊会、军事技能比武等活动,增进了沟通,建立了良好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