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白云中队官兵到独居老人刘月永家中慰问。 本报记者 梁婧摄
“奶奶,今天部队那边有点忙,我们先过来看看您,明天再来帮您摘葡萄哈。”
“哟,这是做什么,来就来,还带啥东西啊。”
“这不‘八一’建军节么,给您送点米送点油,让您也跟着我们一块过。”
8月1日,武警贵阳市支队白云中队战士张权武和几名战友一道,提着牛奶、米油等慰问品,穿过部队旁边的一小块玉米地,登门看望刘月永老人。入伍四年来,在驻地白云区这片土地上,除了部队之外,张权武最熟悉的就是这里。
一进屋,张权武跟战友们便熟门熟路地到厨房放下东西,顺手开始拾掇起刘月永家的物品来:老奶奶捡的废品帮忙给理顺、屋子里的桌椅给摆放整齐、小院儿里晒的豆子给筛一筛……张权武说,每次来,他们都会把能做的事儿给做一做,不仅是他,中队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来帮过刘月永。
年近八十的刘月永是一名独居老人,住在这间老式平房里已经四五十年了,因为离官兵们驻地近,遇到困难和问题,经常得到中队官兵们的帮助。“尤其最近这十来年,我年纪大了,老伴儿也走了,这些孩子们来得更频繁。帮我打扫卫生、帮忙修电器、帮忙通下水道,隔三岔五就来看看,对我是真好!”刘月永说。
如今挂满了葡萄的藤架是前年那届兵搭建的,厨房屋顶的石棉瓦是前几年的兵铺盖的,这个电视锅盖是张权武他们几个帮忙修好的……刘月永细细数起来,屋里屋外,到处都有官兵们的功劳。“帮忙做了事,还不收回报,送去自家蒸的馒头他们从来不肯收,玉米熟了葡萄熟了端去他们也不要。”刘月永说。
在这个小院儿里,刘月永经历了好几届官兵的更迭。“这一届当兵三年走了,下一届新兵来了还是一个样。退伍之前,他们都要来跟我道别。我记不清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我知道他们来自安徽、山东、河南、浙江……他们就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刘月永眼中噙着泪说,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亲。
关心、帮助独居老人刘月永,是武警贵阳市支队白云中队心系群众、服务于民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警白云中队视驻地为故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同时,协助地方政府确保驻地平安,在完成执勤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白云北站设卡检查以及社区治安工作。
“我们还参与了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共建活动,与白云区残联、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等共同开展‘残疾人艺术进军营’‘暑期少年儿童进军营’等活动,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今年还被评为贵阳市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目前,我们正在和驻地社区联系,联系辖区的贫困老人、独居老人、残疾老人,把拥政爱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武警白云中队指导员刘上维说。本报记者 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