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小康,奋进罗平”。1月12日上午,由云南省罗平县委主办,罗平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电局承办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村宣讲活动”,在该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板台村举行。
当地领导与群众一起参加宣讲活动
在风景秀丽、云遮雾绕的大山脚下,板台村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参与着这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宣讲活动的两位主持人分别用汉语和布依语进行双语主持。活动中,宣讲人员采用拉家常、讲故事、举例子等接地气,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宣讲方式,吸引了全村村民的积极参与。
宣讲员段亚男
宣讲员段亚男以《推进创新发展,谋划美好生活》为题进行了宣讲,她说:“说到创新,可能有人会觉得,那是吃墨水的人才能做的事,其实没有那么高深,很多时候创新就在我们身边。说实在点,一个好点子,一种好办法就是创新,它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比如:过去我们的田地种一季谷子、玉麦就算完了,谷子玉麦收完,田地就放了荒着,可惜得很。有的人脑子就是灵活,他就把闲田闲地种上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蔬菜、甚至盖上大棚,一亩田地一下子可以当做两亩、三亩田地用,收入增加了,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而另一位宣讲员李治润在题为《共享发展成果,同步全面小康》的宣讲中这样告诉当地群众什么是共享:“现在农村老人得到的各种补贴算不算?小娃上学不要学杂费还有营养餐补助算不算?头疼脑热看病打针国家给报销大部分算不算?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修到村、修到寨算不算?种地不交粮不上税还给补助算不算?自来水接到家门口算不算?学校、医院、敬老院、栽花种树美化环境等样样都要钱,钱从哪点来,是国家这个大家庭拿出来的。”
宣讲员闻丽的宣讲主题为《在协调中发展,使发展更协调》,她以几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什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并且向大家描述:“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前偏僻的小村子都通了水泥路,可在这些平坦的路上常会看见随意堆放的垃圾、粪堆,甚至有些人家直接把粪水排到路上。大家想象一下,一幢新暂暂的房子,家里到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门口却是垃圾成堆,粪水流成小河。”闻丽反问:“住在这样的家里你会觉得协调吗?你愿不愿意成为这家的邻居?”
花灯歌舞《五中全会像春雷》
宣讲活动现场的布依族群众
这场宣讲活动中,更受群众喜爱的,则是由五中全会精神的内容编排而成,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文艺节目——布依族八音坐唱《美丽罗平好地方》和花灯歌舞《五中全会像春雷》,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也让五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据介绍,这是罗平县首次以这一新颖独特的形式宣讲中央精神和重要政策。
曲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亚宁,罗平县委书记、县长吕品红,罗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罗燕等当地领导参加了宣讲活动。
据了解,板台村隶属于罗平县鲁布革乡多依村委会,该村海拔890米,有农户194户814人,是罗平县美丽家园建设示范点之一。
(记者陈文波 云南曲靖报道 毛虹/图片)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