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练精兵强国防 “双拥”情安民心

2016-01-13 09:19:33来源:厦门网
对于思明区,这个曾经的海防前线来说,“双拥”向来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自“三区整合”以来,这个面积仅76平方公里的沿海中心城区里,涌动着无数感人的双拥故事。

\

思明区民兵某高炮分队在比武竞赛性考核现场表现出色。(思明区 供图)

 \

▲何厝小学小学生担任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小小讲解员。(何厝小学 供图)

本报记者 吴晓菁 吴燕如

通讯员 刘忠辉 林富福

对于思明区,这个曾经的海防前线来说,“双拥”向来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自“三区整合”以来,这个面积仅76平方公里的沿海中心城区里,涌动着无数感人的双拥故事。

小学生担任“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小小讲解员,讲述老一辈英勇顽强的事迹;社区居民常到社区阅读国防教育类书籍,增加国防知识;社区工作人员应聘当上何厝民兵哨所女民兵,用青春和豪情演绎海防前线的巾帼传奇……

在思明区的10个街道、98个社区,上百万民众与部队官兵,以大海一样的情怀,拥抱着对方,浓浓的鱼水情在军民之间涌动。

正是这个海边小城,打造了精干高效的平战结合指挥体制,建立了可靠管用的后备力量队伍,培育了全民拥军支前的国防意识。

荣誉和勋章是对思明区“双拥”工作的最好嘉奖。近年来,思明区多次被省、市评为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和国防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还被推荐参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区)。

双拥共建根深叶茂。今天,让我们从几个小故事中感受思明军民齐心协力,共筑“双拥”工作的“法宝”。

一支高炮分队的实力

连续4年获省民兵高炮分队实弹射击第一名

“见第一就拿”、“见红旗就扛”,响当当的口号印证了思明区民兵双25高炮分队作为“老品牌”的实力——连续4年获得全省民兵高炮分队实弹射击第一名,特别是2014年参加军区组织的高炮分队比武竞赛性考核获得第一名。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为了编实配强民兵队伍,思明区人武部进一步拓宽编组渠道,优化组织布局,突出民兵高炮分队、海上分队和应急分队等重点,着力打造可靠管用的民兵力量。

每年夏季,是思明区民兵双25高炮分队的集中训练时间。 2014年的军区考核时间长,从6月初到7月中旬,涉及地域范围广,从厦门到福州,再到江苏。在野外驻训期间,民兵们克服了无水、无电、蚊虫多等困难,雨天水里蹚、泥里滚,晴天顶灰尘、战酷暑,有的民兵还带病训练。

41岁的林金伟是思明区民兵双25高炮分队的骨干,提起2014年的那次考核,林金伟说:“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蚊子,条件确实很艰苦。不过,大家始终以高标准坚持好训练和学习。”

目前的思明区,基干民兵占全市近50%,海上民兵占全市70%。

思明区委常委、区人武部部长姜旺贵透露打造这支精干力量的“秘诀”,“‘好种子’是关键,民兵队伍除了从退伍战士中选拔,大部分则是到厦大、城市职业学院挑高素质人才。”姜旺贵说,训练方法也要有针对性,充分利用从事高炮专业退役后的军官士官担任教练员,进行实训。同时,在平时训练中“多管齐下”,依托上级举办骨干培训、依托部队代训、考核前强化训练,逐个通过考核过关等。

一个国防教育基地的魅力

10岁孩子担任国防教育基地讲解员

瑞景社区居民王小珍有空就往社区阅览室跑,每次借阅书籍时,她都会带上一两本国防教育类的书。50多岁的她感叹道,“国防教育宣传走进社区,很接地气。”王小珍还提起,2014年在社区参加大型防空疏散演练,这样的活动很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国防工作的重要性。

如今,在思明区,国防教育已经纳入该区的全民教育计划。2013年,思明区在瑞景社区开展国防教育试点,国防教育书籍成了社区阅览室的“香饽饽”。现在,像王小珍这样的居民越来越多。

在曾经的海防前线何厝,位于何厝小学内的小八路英雄纪念馆,接待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有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小小讲解员常令参观者竖起大拇指。一批又一批的小小讲解员从何厝小学成长起来,为前来参观的人讲述前辈们的英雄事迹,将“小八路”英勇顽强的爱国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10岁的罗黄睿、俞敏菲、陆涵是目前小八路英雄纪念馆12位小小讲解员中的三位,从二年级开始,她们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如何做好讲解员。家长们都十分支持孩子的行为,陆涵的妈妈李晚霞说,国防教育从小抓起,是最好的爱国主义实践。据统计,思明区在社区建立国防知识宣传窗口90多个,每年有3万多人参观了教育基地,近10万人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

一个女民兵的梦想

社区工作人员

穿上“军装”

2015年5月,一份何厝女民兵哨所招聘女民兵的通知文件让瑞景社区网格员纪梅兴奋不已。

这位1989年出生的女孩,一直梦想成为军人。平日里,纪梅常和爸爸看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看着女兵们穿上军装英姿飒爽的那股朝气,纪梅有了军装情结。

2014年底,当纪梅来到瑞景社区工作后,得知自己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宣传国防教育时,越发激发了她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在社区和家人的鼓励下,2015年6月,纪梅顺利通过考试,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现在的她,每天巡逻海岸线、当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纪念馆的讲解员……纪梅用行动展示了对这一份国防工作的热爱。

“经常有学校组织学生来参观,国防教育宣传要从小抓起,一代代传承下去。”角色的转换,让纪梅深深感受到军民鱼水情。

如今,女民兵素质要求高,年轻的社区工作人员主动“拥军支前”,国防教育走进社区,也走进居民的心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怕吃苦,勇于奉献青春,加入民兵队伍。

何厝女民兵哨所已经成为思明区开展国防教育的响亮名片。近年来,先后有两任国防部长到何厝女民兵哨所视察指导,哨所被评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

为了充分挖掘何厝参战支前的光荣传统,思明区委、区政府投入了250多万元在何厝女民兵哨所新建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纪念馆”,促进民兵哨所转型发展。今年,民兵哨所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纪念馆被警备区推荐参评省国防教育基地。

【亮点】

“五种编组模式”

打造民兵队伍

思明区作为厦门中心城区,基干民兵占全市近50%,海上民兵占全市70%,为了编实配强民兵队伍,思明区人武部进一步拓宽编组渠道,优化组织布局,按照“五种编组模式”,突出民兵高炮分队、海上分队和应急分队等重点,着力打造可靠管用的民兵力量。

购置先进装备

武装海上分队

思明区先后投入近50万元用于购置安装“北斗”系统、海事卫星电话、望远镜、摄像机、录音笔等侦观通信设备,认真组织专业技能训练,并多次组织到海军部队培训,确保海上民兵分队齐装满员、素质过硬。

依托高校

成立拥军“专家库”

依托厦门大学、软件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协作区,在20多个学科领域开展智力拥军,建立9类科技拥军“专家库”。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