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中国讯(记者 刘宗利 谢华 通讯员 黄志刚)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三面临海,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与台湾一水之隔。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晋江在经济、军事、文化占据重要地位,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晋江是福建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县市之一,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八闽县级之首。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
丰富共建内涵 推进社会化拥军
晋江市支前双拥工作不断夯实基础、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拓展领域,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来,在全面推进支前双拥工作的基础上,科技文化拥军、社会组织拥军、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互相支持、支前保障能力等都有较大突破,面向基层、温暖兵心为主题的扶难解困工程已制度化规范化。军地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融洽深化。晋江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又开创了全新局面。 按照“抓亮点打品牌、办实事促成效、树典型抓示范”的工作思路,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拓展领域,全面推进基层双拥共建工作。
坚持市直单位挂钩共建制度。发挥市直单位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不同领域、各个层面的双拥共建。目前全市所有市直单位全面与部队基层单位挂钩共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共建工作中,军地双方围绕“共同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共创双拥共建新业绩、共促军民融合发展”主题,把思想政治共建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互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促进军地双方共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地方共建单位全年共支持部队建设资金225万元(含物资)。
巩固发展“两新组织”双拥共建成果。发挥市民营企业拥军协会、市女企业家拥军联谊会和市青商会的积极作用,组织发动广大民营企业家加入拥军行列,进一步打造民营企业拥军品牌。市民营企业拥军协会、市女企业家拥军联谊会、市青年商会分别组织开展“军营联谊”、“军事日”、“拥军项目援建”等活动。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施丽容延伸“拥军客运专线”行程,实行军人军属免费乘坐,赠送拥军车票金额近30万元。
启动面向基层、温暖兵心扶难帮困工程。市财政拔专款50万设立拥军优属慈善基金,主要用于救助驻晋部队和晋江籍官兵个人家庭及直系亲属遭遇重大灾病。
2014年2月94921部队士官家属黄静娜查出患白血病,治疗需要大笔费用,而家庭无力承担,晋江市经济报跟踪报道了她的困境,晋江社会各界积极捐款,筹集了15万多元,解决了她困难,病情得到控制缓解。11月市女企业家联谊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成立晋江市妇女儿童救助基金,施丽容女士拿出10万善款定向帮助部队家庭困难的官兵,共有16名官兵受益。
建立军地联防联治协作机制。市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国安局等单位与驻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报信息,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重点军事目标保护。市国安局在驻军单位开展12场国家安全教育讲座,伴随保障部队外出打靶、驻训安全保密。市卫生局落实优抚对象就医优惠待遇,设立“军人优先”窗口,发挥职能作用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市法院成立“维军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设立司法拥军信箱,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市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双拥办联合组织了“拥军优属•心系国防”随军家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举办现役军人、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创业意识培训。市农业局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绿在晋江、美在军营”绿化活动。
践行人民军队宗旨 深化拥政爱民活动
驻晋部队在完成自身繁重任务的同时,大力弘扬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积极参与驻地经济社会建设,为第二故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大力支持城建项目建设。在梅庭片区、博览片区等片区改建和市医院迁建以及晋新路、 “一山一水”慢行系统景观建设等项目涉及部队土地置换、军事设施保护以及光缆、电缆迁移等问题上,驻晋部队均给予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涉及军用土地置换600多亩,光缆、电缆迁移19条64.9公里。驻晋部队与晋江机场加强联防联治,出动官兵400余人次、装备50余台次,帮助清扫跑道,割除高草、砍伐高树、整修围界、驱鸟90余次,阻止群众误闯飞行场区45人次,为民航飞行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驻晋部队共组织官兵2300多人次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发动官兵600多人次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出动官兵2200多人次参与军警民联防联治。积极开展扶贫助学、爱心捐款活动,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军烈属、五保家庭、贫困学生等。
踊跃承担抢险救灾重任。在防抗台风、扑灭火灾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驻晋部队总是勇挑重担,奋战在第一线。市消防大队举办消防安全讲座73场次,组织参加消防灭火演练,有效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全市共接处警4572起,其中扑救火灾2048起,参加社会抢险救援2524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76.2万元,疏散被困群众266人,解救被困群众493人。
晋江军民鱼水情,党政军民一家亲。驻晋部队与晋江人民携手共进,在融合式的发展道路上并肩齐驱,共推双拥工作,共谱双拥乐曲,共筑和谐共享的晋江梦。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