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刘宗利 通讯员 姚淑蓉)拥军一曲传佳韵,悠悠远播兴化城。爱民传统齐心承,风光添增莆田市。解放以来,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的莆田市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兵驻防之地,曾为陆军第28军、29军军部所在地。目前全市有陆军、空军和武警三个兵种,16个驻军单位。莆田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已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2012年以来,全市军民以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为新起点,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部署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着力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着力夯实基层双拥工作基础,着力深化拓展工作理念,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莆田市党政慰问团慰问军分区(庄妙魁 图)
领导、机制、宣传,三部马车齐驱并进
领导形成合力。莆田市委、市政府和驻军部队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保障措施,对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有力有效。军地双方按照“五个纳入,五个统一”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即把双拥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和部队政治教育的内容,统一实施;把拥军工作纳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把地方支持国防建设经费纳入预算,统一筹划;把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纳入部队完成任务的内容,统一组织;把双拥工作的成效纳入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统一考核。做到目标一致、责任分明、工作有序。
莆田市委书记周联清慰问海军莆田舰
机制健全有序。该市、县区和有驻军的乡镇及时调整充实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书记管武装、抓武装的工作责任制。市、县(区)都建立并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双拥联席会议、现场办公、军地互访、领导干部过军事日等一系列双拥工作制度,以制度确保工作的常态性和有效性,做到“八个不忘”、“三个共同”。
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
教育行之有效。该市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政治教育内容,建立适应各地区、各单位实际情况的国防教育制度和教育设施,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全民国防意识不断提升,爱国拥军、爱民奉献成为社会风尚。
军民融合有效推进
围绕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莆田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制定《莆田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拓展融合领域,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莆田军民共育万亩双拥林(庄妙魁 图)
促进军地兼容的基础设施融合。发挥莆田靠海临港的优势,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嵌入“战备功能”,融合建设陆海衔接的战备工程,完成了福厦铁路、向莆铁路、沈海高速、莆永高速等平战需求项目建设,建成了2个车站军运设施、7条军用公路项目建设及秀屿港5千吨级战备滚装码头,既确保平时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也为战时部队作战提供保障。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需求,在地方开发建设中兼顾国防建设,既发挥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又为战时提供重要的能源物资保障。
推进平战一体的力量体系融合。紧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求,优化民兵预备役力量、统合国防动员专业力量、整合军地应急救援力量,实现应急与应战、民用和军用的有机统一。加大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建立森林灭火、抗洪抢险、反恐维稳、抗震救灾、防化救援等7支多样化军事行动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既提高了应急能力,又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推动通畅共享的信息资源融合。推动军地科技成果、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把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莆田”整体规划,推进军地通信工程一体化,融合联通国防动员信息系统与人防、公安、交通、武警等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应急指挥中心,形成“战时能应战、平时能应急”的军地两用功能。
拥军政策层出不穷
武警8710部队经济适用房(庄妙魁 图)
莆田军分区资助考取重点大学学生代表(庄妙魁 图)
红花别样红,还需绿叶扶。驻莆部队始终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搞好战备训练的同时,大力支持驻地各项事业建设,为莆田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对此,该市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郑秀文大校一言以概之:“莆田双拥工作是有历史传承性的,在长期的海防战略中,历届市委书记尤为重视,所谓‘拥军无罪,拥军无价’,事事无小事嘛。在莆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区、县、镇广大民众大力支持、人人参与,形成了拥军的良好氛围,并使之常态化。这里简单归纳可谓之‘六子’:一是位子:切实解决军人转业的职位问题,坚持注真情、办实事、重实效,认真做好优抚各项工作,想方设法拓宽渠道,确保优抚安置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妻子:军嫂(团级以上军官的爱人)工作予以安排,相应的待遇亦得到落实,鼓励她们走上社会实践人生价值;三是孩子:给一张好桌子,军人子女无条件免费就读全市任何一所学校,强调民办学校应承担拥军的责任和义务,对部队子女入读民办初中校,择校费由市财政买单;四是票子:据统计,2012年以来,莆田市财政共投入43393.98万元,2015年已投入7877.47万元,用于支持驻莆部队完善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帮助部队改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条件;五是老子:优抚军属,帮助军人父母维权、排忧解难,如此安顿了后方,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就稳定了前方;六是房子:放宽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准入条件,定向为部队干部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及公共租赁住房,帮助解决部队干部住房困难问题。”
拥政爱民再谱新篇
驻莆部队广大官兵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时刻牢记我军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坚持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在完成好战备、训练、执勤等任务的同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驻地不富裕,驻军不光荣”的观念。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抢险救灾、帮扶救困等方面,更是勇当急先锋,大显身手,充分发挥突击力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作风,积极参与各种重大活动和驻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用他们的真心换来了人民的拥护,为平安莆田、和谐莆田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莆田市的双拥工作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坚强领导下,在福建省双拥办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可喜成绩,获得了成功经验,逐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的良好契机,该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先行先试,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争取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莆田市双拥工作新局面,为莆田市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驻莆部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