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潘琰烈士铜像落成典礼在云南昆明举行

2015-12-01 17:05:59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铜像追忆先烈英魂,春城传承革命遗志。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记者王文跃、朱雄)铜像追忆先烈英魂,春城传承革命遗志。在纪念“一二·一”运动70周年暨潘琰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以“习浩然正气、铸文林之魂”为主题的“一二·一”惨案四烈士之一潘琰烈士铜像落成典礼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隆重举行。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双拥办、昆明市双拥办、五华区政府、五华区教育局等领导出席仪式并为潘琰烈士铜像揭幕,驻昆部队官兵代表、潘琰烈士亲属、文林小学学生家长代表及全体师生参加了仪式。

\

与会领导为潘琰烈士铜像揭幕

文林小学建于1923年,接受了“一二·一”运动浩然正气的洗礼,潘琰烈士曾在此任教,她的家国情怀,是学校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文林之魂。

哀思祭英魂,史册载功勋。为纪念这位卓越的共产主义女战士,弘扬她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缅怀她的丰功伟绩。近年来,文林小学不辞辛劳,千里驱车前往潘琰烈士老家,多方收集资料,将潘琰烈士英勇事迹载入学校史册,把她的英勇事迹作为学校重温历史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素材,作为学生入校的第一堂必修课。如今,已将她铜像落成在此,她的革命精神将在学校继续传承和发扬。

\

观看潘琰烈士事迹

仪式上,年迈八旬的文林小学退休教师孙家慧带领参会人员一道追忆潘琰烈士为解放中国和人民不怕牺牲的英勇事迹,顿时文林小学的上空弥漫着硝烟气息,“一二·一”惨案情景历历在目,激动的泪水湿润了眼眶,她号召社会群众和全校师生以潘琰烈士为榜样,勤奋学习,踏实工作,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潘黎用仰慕眼光注视着姑姑的铜像

专程从江苏徐州赶来参加活动的潘琰烈士侄女潘黎女士动情讲道,今天,我们怀着感恩、敬仰、怀念的心情,回到云南这片红色的故土,百感交集。她说,云南是敬爱的姑姑成长的地方,是这里的山水养育了他,是这里的父老乡亲帮助了他,这里是姑姑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地方,也是我们生活向往的地方,把姑姑的铜像安放在此,就是为了延续她的心愿,感受云南的发展变化。祝愿云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

学生代表向潘琰烈士铜像敬献领巾

\

学生代表向潘琰烈士铜像敬敬礼

活动中,学校师生代表向潘琰烈士铜像敬献了鲜花,向潘琰烈士铜像敬献了红领巾,潘黎女士向资助潘琰烈士铜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1747部队和云南众筹爱国拥军基金会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与会领导和部分学生代表在“一二·一”烈士纪念亭进行了扫墓祭奠。还先后进行了诗歌朗诵《潘琰我认识你》《一二一运动中的文林》以及情景剧《党的好儿女——潘琰》、葫芦丝《红歌联奏》、武术《精忠报国》等表演。

\

“一二·一”惨案亭

\

与会领导和学生代表在“一二·一”惨案亭扫墓祭奠

\

表演 葫芦丝《红歌联奏》

\

葫芦丝《红歌联奏》表演

抗倭身作铁,驱蒋志凌云。潘琰(1915--1945) ,又名潘虹,女,江苏徐州人。七七事变后,她投笔从戎,宣传抗战,组织训练民众。1938年春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支部宣传委员。1944年秋,考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文史地专修科。她积极发展党的组织,主动配合地下党领导的外围组织“民青”开展工作,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在“一二·一”惨案中,英勇牺牲,时年30岁。

潘琰烈士纪念铜像的落成,是缅怀革命先辈、告慰烈士英灵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对革命烈士的敬重和褒扬,也为文林小学全体师生和社会群众增添了一处缅怀烈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