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中国讯(记者叶渭红 通信员祝新洪、王永红)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军事地理位置显要,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连续八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去年以来,江山按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要求,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新特点,以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为总抓手,从强化宣传、机制、组织、活动、精品等五个方面入手,项目化实施五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双拥在基层”活动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发挥五大宣传阵地,扎实推进双拥宣传教育
一是做到“报纸有文”。在该市新闻信息中心《今日江山》报上开辟国防和双拥专栏。在元旦、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充分报道全市双拥工作动态;及时报道双拥工作重要会议和各级各类的走访慰问活动;大力宣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先进典型。二是做到“广播有声”。尤其在征兵工作期间,该市广电总台利用广播加强《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征兵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鼓励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三是做到“电视有影”。电视台开设专题专栏,采取系列报道、典型宣传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大篇幅地开展双拥宣传。同时,还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及时把该市创建“双拥模范城”的做法、经验、成效报道出去,形成创建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四是做到“网络有页”。在江山信息网、江山新闻网、江山民政网上开设阵地,更新网页,向广大网民宣传展示该市的双拥创建工作。五是做到“户外有牌”。在市区主要道路出入口设置永久性大型双拥宣传标牌,在市区最繁华的街道、驻江部队公路边制作醒目的双拥标语。
二、推进实施五大机制,不断完善双拥工作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为切实加强双拥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该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第二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及驻军部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解决双拥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办理双拥工作日常事务。二是建立拥军服务机制。积极配合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方位服务,支持部队抓好军事训练,为部队建设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三是建立军民共建机制。围绕全民动员、军地互动、和谐共进、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力强化国防教育,积极搭建共建载体,切实增强双拥工作活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四是建立优抚安置机制。始终不忘为革命和部队建设作出贡献的功臣,认真落实双拥政策,主动提高优抚标准和水平,妥善解决优抚安置对象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让军人安心、家属舒心、部队放心。五是建立走访慰问机制。坚持在每年的八一、春节,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慰问驻江部队,为官兵送上节日的问候,加深了军地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深入推进五大精品工程,着力提升双拥工作品牌
一是打造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开展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活动是省军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项创新性军民共建活动。近年来,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省级试点村江山市白沙村切实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力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共投入320万元用于推进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建设,建成露天舞台、户外高清LED屏、多功能活动厅等文体设施。二是培育国防教育基地。作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的贺村初中,自2009年开始筹建,先后建成国防(人防)教育大讲坛、国防(人防)教育展厅等,开展了一系列国防(人防)教育活动,成为当年评定中我省唯一学校系统的省级国防教育基地。三是建立退役士兵培训基地。2009年,该市依托职教优势,在我省率先在国家级重点职校建立了“军地两用人才和复退军人培训基地”。基地建立至今,每年都有200多名退役士兵参训,培训后就业率达98%。四是大力实施“慰烈工程”。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将建设烈士陵园(纪念馆)列入“2013年四大百亿工程”以及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告慰烈士英灵。五是形成“一社一品”双拥特色。积极开展行业拥军、企业拥军、民间组织拥军、社区拥军等群众性军民共建活动,各社区打造一个特色双拥活动,逐步形成“一社一品”的双拥工作特色。
四、深入开展“五进基层”活动,切实巩固拥政爱民实效
一是走进贫困户。部队把驻地当故乡,视驻地人民为父母,与当地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从人力、财力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二是走进敬老院。各驻江部队与全市19所敬老院结成共建单位,定期组织官兵前往打扫卫生,帮助整修房屋,深受五保老人称颂。三是走进学校。各驻江部队每年都为共建学校开展军训一万多人次,并为学校师生开展国防教育、知识培训、消防演练,举行爱心捐赠等活动。四是走进幸福乡村建设。围绕政治指导、经济帮扶、文化融入、和谐共建等要求,军民共建中国幸福乡村,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五是走进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开展“保护母亲河—军民共护江山港活动”,积极协助地方开展“平安江山”建设工作,
五、深入开展“五进军营”活动,提升拥军服务水平
一是文化进军营。深入开展送文化送科普进军营、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等活动,开展了“唱响双拥文化,共建幸福江山”文化双拥系列活动,促进军民鱼水情深。二是科技进军营。积极开展科技拥军和科技送军营活动,为部队官兵补习文化、培训技术人才。主动为部队干部战士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辅导和考试鉴定工作,努力为部队解决科研、技术、技能和训练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卫生进军营。医疗卫生部门把健康知识送进军营,不定期地到部队开设卫生知识、心理咨询等讲座,为驻军部队官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义诊服务。确保现役军人有强健的体魄保家卫国。四是法律进军营。司法部门秉承“维军权、解军忧、稳军心”的宗旨,积极为军人、军属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通过健全机制、强化宣传、细化方式、优化服务等举措,全面畅通法律拥军绿色通道。五是志愿者进军营。通过联合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进军营,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各类慰问活动,不断巩固军民鱼水深情。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