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频道讯(记者 李军、杨锡权、林士卿)2009年,常德市率先在全国开创“带头建设家乡、促进经济发展,带头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双带双促”活动,涌现了带头创业共奔小康的村支书陈章军、报答故土养育恩的村支书李元成、永葆军人本色争当创业尖兵的刘彩平、优秀退伍军人史开申等,他们曾经都是一名军人,他们退伍后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归功于常德市“双带双促”工作的成功开展。
常德市桃源县正团职军官陈国丙,2001年回到家乡自主创业。2007年6月,陈国丙连续接到了好些战友相约集体上访的电话,这种情况让他坐不住了。他决定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创业,成立了常德市老兵农业开发公司,公司越做越大,由当初26名股东发展成为以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为主体,退役士兵、伤残军人为补充,实行村企合作,农户加盟的综合性企业,为退役军人参与经济建设开辟了新舞台,让那些因各种原因上访的退役军人把精力转移到创业致富上来。此后,各地地区经过不断总结提升,逐渐形成了“双带双促”活动的基本雏形。
常德市大力开展政策倾斜和产业扶持,支持和奖励退役军人创办中小企业。2009年来,全市共帮助600多名退役军人创业致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全市有退役军人创办的各类企业已经达到679家,年创产值近16亿元,成为经济建设名副其实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该市把“双带双促”活动作为“一号工程”来重点推进和保障。
“双带双促”的开展,推动了优抚政策由过去单纯“输血”向“既输血又造血”的功能转变。近5年来,全市共帮助500多名下岗军人实现再就业,为退役军人提供了270多个公益岗位,先后有679名退役军人领办、创办各类企业。
“双带双促”的开展,积极顺应了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新要求,极大地缓解了安置压力。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免费培训退役军人5000多人,为2300多人联系推荐了工作,累计带动80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极大地拓宽了退役军人的发展出路。
“双带双促”的开展,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退役军人的领导、组织和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抓手。常德市依托“双带双促”活动,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了“退役军人之家”阵地平台,澧阳镇护城社区建成湖南省第一个“退役军人之家”,退役军人有了自己的组织,再也不像以往那样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而是始终置于基层党组织的团结和带领之下,始终发挥着“退伍不褪色”的作用。澧县张公庙镇高路铺村是常德市“双带双促”工作的最早探索,村支书史开申带领全村20多名退役军人种植葡萄700多亩致富,人均收入从不足1200元增长到目前的12000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
“双带双促”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广大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热精与责任。激发了退役军人及家属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双带双促”的开展,为退役军人的作用发挥和价值体现开辟了新的舞台。近年来,常德市先后有2.8万名退役军人加入民兵预备役组织,奋战在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先后有270多名退役军人被评为先进典型,20多名退役军人被省市表彰。
“双带双促”的开展,开启了退役军人信访工作转变,常德市过去一些涉军上访的重灾区变成了和谐稳定、文明有序的零上访村和零上访社区。
常德的探索尝试,引起了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的高度关注。2013年7月,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在常德召开现场会,向全省作了宣传推介,从而成为做好双拥优抚安置的有效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活动凸显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邹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