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中国讯(记者 叶渭红 通讯员 祝新洪)江山市历来有光荣的双拥传统,先后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八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近年来,该市以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创新双拥文化载体,形成帮转观念、帮办实事、打造品牌的“两帮一打”军民共建文化双拥新模式。浙江省军区自2011年开始与该市的凤林镇白沙村在全国第一个结对共建文化示范村,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先后建成白沙石刻文化园、军民文化大楼、军民文化苑,三年来助推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促进农户人均增收2300多元,实现“双拥”到“双赢”。
一、帮转观念,在“变”上下功夫,真知灼见引共鸣。
一是转变传统双拥观念,变“蜻蜓点水”为“融合发展”。军地双方积极构建上下结合、衔接配套的融合发展体系,将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纳入白沙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与美丽乡村、农房改造等建设结合起来,助推文化示范村可持续发展。
二是转变走走过场意识,变“友情赞助”为“文化帮扶”。共建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方资源,突出白沙特色,采取“一兵带一户、一排带一组”的形式,实行知识共学、产业共谋、资源共享、品牌共创、人才共育、平台共搭、文明共建,不断拓展双拥工作领域,丰富文化示范村建设内涵。
三是转变伸手要钱局面,变“无偿支援”为“结对共建”。通过引导群众算资源账、经济账,转变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保口粮、保增收”的观念和模式,鼓励发展〔竹荪〕、〔黑木耳〕等高效农业、发展木材加工等特色企业,全村90%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做到“老人不空巢,夫妻不分居,儿童不留守”。
二、帮办实事,在“建”上见成效,真抓实干齐推进。
一是开辟双拥文化阵地。加大投入,统筹安排,建设白沙石刻文化园,195米的文化长廊依次展示村落文化、军民文化和传统文化,共设置展板88块,成为该市国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投资40余万元添置户外高清LED显示屏、活动露天舞台、高架照明灯安装在村口文体广场的周边,用于播报时事政策和新闻动态,进行文化传播、国防教育、征兵宣传等,方便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同时,购置一整套电声乐器、多功能音响、视频设备等文体娱乐器材,基本实现宣传有工具、演出有场所、娱乐有器材,为双拥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构筑军民交流平台。投资50多万元改造军民文化大楼,新建和完善党员(村民)教育中心、村民室内文体活动中心、村民会议中心、青年民兵之家、军民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双拥文化活动场所10间(个),购置图书3000多册,电脑20多台,开设网上双拥办公平台,加强双拥共建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骨干学习培训,组织民兵人员经常开展网上讨论、发帖、跟帖活动,为双拥共建献计献策,坚持双拥“挂牌”服务,通过建设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双拥环境,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搭建村民致富舞台。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集中梳理和研究共建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谋划研究村民增收致富工作。根据“民办村助、招商引资”的思路创新实施占地20亩的军民文化苑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2180万元。一期的军民文化长廊、文化苑接待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军事主题餐厅(军民文化特色农家乐)、白沙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场馆,已于2013年10底完工,总建筑面积达到5200平方米。项目二期将建设国防科技园、垂钓园、停车场、景观及绿化配套等工程,占地面积约7400平方米,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为该村提供50多个工作岗位,实现家门口就地就业。下一步,双方将谋划建设现代观光农业园,构建致富生态循环。
三、打造品牌,在“享”上结硕果,真情实意一家亲。
一是打造“活动文化”品牌。组织开展“学雷锋情暖夕阳红活动、军民携手共建双拥林活动,支援地方军训活动等群众性活动,组织“全民国防教育日”、“军民共建学习周”等阶段性宣教活动。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国家和军队的诞生日、本地大事纪念日等,组织集会、瞻仰、宣誓等缅怀纪念活动。开展趣味性、娱乐性强的全民运动会、篮球友谊赛、新春军民联欢会等活动。该村先后组织队伍参加省首届女子体育节“体育彩票杯”健身秧歌比赛,获得乙组第五套自选套路一等奖、规定套路二等奖的好成绩,还组织承办了“唱响双拥文化、共建幸福江山”庆祝建军85周年文化双拥系列活动、2013年军民迎春晚会、2014年军民元宵联欢晚会和凤林镇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打造“艺术文化”品牌。组建了坐唱班、合唱队、舞蹈队、青年民兵乐队、腰鼓队、白沙快板、小红星文艺队、民兵运动队等10多支特色文体队伍,聘请军地专业老师定期进行培训指导,富有乡土气息、注入军事元素的白沙文化队伍,让村民在享受精神文化生活中增加国防知识,增进军民感情。发挥地方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优势,积极创作有地方特色、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文艺作品,先后推出了《幸福白沙好声音》、《家和万事兴》、《白沙鼓乐》、舞蹈《开门红》、小品《上楼》等一批村民自导自演的作品,展现双拥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三是打造“示范文化”品牌。自2012年3月以来,该村成立了民兵应急小分队、民兵医疗小分队、民兵维稳小分队、民兵文艺小分队等,在全村广泛开展以政策宣传、军营文化、国防教育、美丽乡村、文化艺术、就业服务、爱心慰问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拍摄了全国最早、参与人数最多的“全村福”集体照,出版了《白沙村志》,组织党员和民兵,从移民之前的村址(廿七都)运来大溪石,分别雕刻爱国拥军、奋发图强、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睦邻友好、重德守信等内容放置在家家户户门前,不断传递正能量。该村也因此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乡镇体育建设示范工程、浙江省首届20个魅力新农村之一、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