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海工大&红安,军民鱼水情深30年

2015-10-27 10:51:05来源:海军工程大学
红安,革命的圣地。三支红军的队伍从这大别山区走出,200余名共和国将星闪耀于这片天空。

红安,革命的圣地。三支红军的队伍从这大别山区走出,200余名共和国将星闪耀于这片天空。

22552,这是有登记在册有名有姓的红安籍先烈的数字,对于小小的一个县城,这个数字已经很多很多。然而相比于为了中国革命牺牲的14万红安籍烈士中没有留下名字的12万人,这个数字又很小很小。

时至今日,距黄麻起义已经过去88年,当年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已成历史;海军工程大学在此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暨野营拉练,也有整整30个年头。然而纵使斗转星移,有一件事物却始终未曾改变,那就是红安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那份浓到化不开的又清澈质朴的真挚情感。

行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每天都被不同的人和事触动,若非身临其境,实难体会二三。为了还原最初知晓每个故事的那份震撼,今天,四个离奇的标题,对应的,是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七旬老汉大清早起床,要干嘛?

得知学员们要来家里住,75岁的王从秦老大爷特意把在外打工的大孙女王苹叫了回来。王苹今年21岁,海军工程大学的学员第一次住进王家的时候她还没出生。她对这群“海军蓝”的最初记忆只追溯到小学,那时她叫他们“解放军叔叔”,现在,她已经是这批学员的大姐姐了。

拉练第一天,王大爷起了个大早,弓腰站在灶台边,用力地翻炒着锅里的菜,给孩子们准备了六、七个菜。“孩子们白天拉练累,早上一定要吃好。”当学员们起床看见桌子上丰盛的早餐,心中是又兴奋又愧疚,第二天起,学员们都会自觉早起,帮王大爷一起做早饭。

新婚小两口婚房住了人,啥情况?

“哇,这间房又新又漂亮,还贴了对联呢!” 学员们来到一户老乡家,以为自己进了“土豪户”。来到后院,环顾四周一看,前院是崭新的平房,后院则是摇摇欲坠的瓦房,沙子地上摆满了玉米秸秆和柴火。原来,为了迎接学员的到来,老乡把儿子的婚房让给了学员们住。

快板队的学员张智说起大娘对自己的照顾时,不由得红了眼眶。前两天他发烧,祝大娘得知后马上从柜子里拿出一床崭新的被子给她盖上,后来又发现他因为排练快板嗓子嘶哑了,大娘又专门给他炖了冰糖雪梨。张智哽咽着说道:“我觉得大娘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共和国军官管他叫干爸,他是谁?

杨山村老乡潘建新笑容满面地拿出一个装满往年学员来信的袋子,里面有一封信这样写道:“干爸干妈,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干儿子,怀念干爸在堂屋等我们回家的场景,怀念干妈起早贪黑为我们准备饭菜,怀念我们一起举杯,一起欢笑……”

多年来,潘叔叔一直将信封压在床头。如今,当年的“新兵蛋子”已经成长为了共和国海军军官,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枕戈待旦。新一批的海工学子,将接过他们的“接力棒”,照顾起了“干爸干妈”。

探亲女儿有家不能回,搬去哪?

七里坪的徐大爷,除了去年因为老伴在杭州做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每年家里都住进了海工大学员。今年为了给学员们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徐大爷一家更是老少齐动员:在外地行医的儿子主动将患病的母亲接到百里之外的黄冈,年逾93的李福清婆婆主动腾出床铺,睡在侧屋的地铺上,回家探亲的女儿借住到亲戚家有家不能回。

莴苣炒肉丝、清炒藕片、黑木耳烩肉片……徐大爷忙活了整整一个下午,为饥肠辘辘的学员们准备了八道菜。军民一家亲,在红安,有家的温暖,家的味道,这种味道,一年又一年,从未改变……

三十载军民鱼水情
自1986年起,海军工程大学每年来到红安,都会组织新学员在拉练中分散住入老乡家,追寻红军的脚步,与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段段“鱼”与“水”的故事在荆楚大地上传为佳话。“八叔”与“红计划”的故事:薪火相传情暖老区人民

下面是两张相隔28年的照片,左边照片里腼腆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叫张璐,是红安列宁小学的一名教师,同时也是阳光幼儿园的发起人。
6岁那年,小张璐与住入家中的海军工程大学的“海军叔叔”结缘,一名绰号“八叔”的学员每天拉练回来都教她识字,并送给她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希望她长大了做一个 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0年,张璐考上了正式教师,为了继续照顾村里的留守儿童,花光了自己仅有的两万块钱,还瞒着爸妈借了一万元,开办了非营利性的“阳光幼儿园”。由于幼儿园没有任何盈利,张璐并不被家人理解,受了很多委屈。

恰逢又是一年红安拉练,张璐的难处被住在家中的海军工程大学研究生张帆发现。张帆返校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发起了“红计划”阳光爱心捐赠活动。带着募集而来的钱物,研究生们走进革命老区幼儿园参与校园共建,先后7次向幼儿园捐赠书籍玩具2000余件,课桌椅10余套,并联合海工幼儿园多次来到阳光幼儿园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今天,“红计划”再添“火炬手”,2015级研究生新学员孔松郑重接过“红计划”的接力棒,完成了“红计划”的第三次交接。爱心汇聚、真情共筑,“红计划”阳光爱心捐赠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海工学子回报老区人民的特殊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海军工程大学累计向红安捐赠电脑100余台,图书2万余册,捐款捐物共计400多万元,有近千户家庭、上千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缝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忆往昔峥嵘岁月,军队为人民而成长、战斗;人民则为军队“打掩护”、“当靠山”,军民一心、生死与共的鱼水情谊令人动容。

30年来,海军工程大学一代代学子与红安百姓结下了不解情缘。对海工学子而言,红安宛如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对老区人民来说,海工学子就是红安走出的子弟兵。军爱民、民拥军,这一曲自红军时代传唱而来的歌曲,将在红土地上继续飘荡,愈发响亮……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