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为扶贫攻坚提供强力社会支持,在“10·17”扶贫日到来之际,各地纷纷组织爱心助贫活动,党员干部率先行动,各行各业立即响应,迅速形成全民参与、个个踊跃的捐款热潮。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此不理解、不主动,发出不和谐声音。
这些同志认为,现在收入仅靠有限的工资,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甚至还要还房贷、车贷,有时甚至入不敷出,再则一年中捐款不少,因此喟叹“扶贫本是政府行为,为何还要个人捐款?”
这些声音和疑虑一定程度反映了现实生活状况,也反映出一些同志需要提高的认知水平。这些同志忽略了一个道理——扶贫攻坚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为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党和国家制定了战略部署,财政更是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仅此还很不够,还需要社会力量鼎力支持。这是因为,扶贫攻坚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地方多、人口多、项目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只有财政专项投入加上社会力量投入,才能产生“1+1>2”的效应,才能为扶贫攻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就捐款而言,一个人的捐款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分心意,就能汇成一座巨大的“金山”,就能办成很多大事好事,个人捐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近代以来,不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支援国家建设、应对各种灾害,中国人民从来都是以强烈的国家意识、全局意识、担当意识而积极参与、慷慨解囊、出钱出力,为赢得历次伟大胜利作出宝贵奉献。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党和国家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奔康的重大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前提。站在这个高度上认识扶贫攻坚,就会满怀热情参与扶贫攻坚,尽我所能支持扶贫攻坚。
曾经,“捐钱就是抗战”;如今,“捐钱就是扶贫”。为扶贫攻坚捐款,全民都要行动,党员干部更要走在前头,作好表率。(王生伟)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