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将双拥模范城名片擦得更亮
日前,参加南通市“双拥在基层”推进会的与会人员,参观了我市6处烈士陵园,对我市投资新建的400余座烈士墓群别致造型、幽静优美环境赞叹不已。
近年来,我市以全省开展的“双拥在基层”活动为契机,坚持从基层抓起、在基层落实、向基层惠及的原则,认真落实上级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从维护部队和官兵的切实利益出发,落实一系列双拥政策,创新双拥工作思路举措,进一步擦亮“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名片。
我市从每年的10月1日起,对在乡革命残疾军人、革命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和参战涉核人员的抚恤补助按上级规定的自然增长机制比例进行及时、足额的调整。去年10月份,我市率先对全市1.4753万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调标,年自然增长补助额达2190.5248万元;今年5月,我市对全市857名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调标,从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自然增长补助额达358.5621万元。同时,我市大力实施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城乡一体化、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城乡一体化等系列工程,并出台自谋职业补助金发放政策、健全医保机制,不断提高抚恤补助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年代久远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市一部分烈士散葬在乡间地头,墓穴条件简陋,原有的烈士陵园也陈旧破损。去年,我市在充分调查和听取烈士亲属意见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慰烈工程”,综合历史、习俗、地域等诸多要素,按照园林生态、庄重高雅、富有人文意蕴的总体风格,统筹规划,对如城街道、丁堰镇、磨头镇等6处市、镇两级烈士陵园进行改造提升。截至去年底,我市共在6处烈士陵园新建烈士墓400余座,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得到烈士家属的认可。在今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活动中,我市许多学校、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员工到这些烈士陵园,感受烈士风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眼下,我市民政部门借助上海海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项目的落户,利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阵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服务方式,切实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目前,我市以江安镇章庄村、六团村为试点,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和社区能人,成立优抚对象的志愿帮扶服务队伍,带头在全社区范围内开展“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推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户施策的开放性帮扶做法,对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的优抚对象,主动送医上门,帮助他们检查身体、购买药品和生活用品;对有一定技能、有劳动能力的优抚对象,注重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对因缺乏劳力、生活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开展助耕助种、洗衣做饭等活动;对家庭人口多、子女小的贫困优抚对象,资助他们的子女上学,安排他们的子女工作就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关爱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记者顾忠兵 通讯员于建江)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