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朔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军队的改革和建设,接收并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和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伤残军人、随军家属等,帮助驻朔部队解决实际问题,2015年,朔州市获得了山西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平鲁区、怀仁县连续7届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
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从2012年起解决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按照500元/人月标准补助,市级财政支出512万元。六县区为人武部、现役军人提供军事训练设施、部队营房、军人住房等保障共计投入3800多万元,提供土地90亩,住房45套。市图书馆与驻军部队共享图书资源,截止2015年市图书馆已为驻朔某部队提供40多万元免费图书,开放100多万元的资源。围绕驻朔某部队周边羊场污染环境问题和军营战各公路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羊场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治理进入实施阶段,战各公路建设已经开工,预计10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
提升服务筑牢基础
在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问题方面,坚持国家保障和社会优待相结合。对生活费标准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困难优抚对象纳入低保,实行双重保障。全市双重保障户达到重点优抚对象的1/3以上。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改革的新路子。市民政局、工商局、地税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8家单位联合出台了《关于扶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关优惠政策的意见》,在退役士兵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全市转业士官全部进行了妥善安置,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达到95%以上。
拥政爱民成果显著
驻朔部队围绕“五城联创”活动,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挟贫助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先后出动官兵20235人次,动用机械1618台次,营造军民共建林、国防林、爱民林共植树21.2万株、1.1万亩;部队官兵先后投资、捐款、捐物折220.3万元,建起希望学校5所,帮助失辍学儿童224名,维修校舍31间,添置课桌凳201件;为驻地群众免费义诊1300多人次,无偿发放药品价值8.3万元;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支援贫困村16个、开发扶贫项目25个,投资70多万元,参加官兵3000多人次;2010年以来,处置突发事件21起,驻军抢险救灾解救被困群众72人次,挽回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军民共建迈上台阶
驻朔部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部队与驻地军(警)经常开展军民联防联治等共建活动。如驻朔某部队与怀仁一中、市消防支队与环保局形成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制,得到了公安部、环保部的肯定,并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市图书馆与驻地武警、驻朔某部队共建军营图书馆,共享图书资源,丰富了军营文化生活,走出了我市新时期“文化”拥军的特色之路。
朔州市将不断拓展军民共建新途径,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完善政策保障、强化基层双拥、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丰富军民共建新内容,培育军地共建新亮点,不断迈上新台阶,谱写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