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红土双拥展风采 军民融合显真情

2015-09-24 10:02:16来源:闽西日报
今年4月,由龙岩市气象局和国土资源局共同完成的福建省区域重大项目——《龙岩强对流天气灾害及次生灾害关键技术研究》获2014年度龙岩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今年4月,由龙岩市气象局和国土资源局共同完成的福建省区域重大项目——《龙岩强对流天气灾害及次生灾害关键技术研究》获2014年度龙岩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该项目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又为军队作战行动提供科学信息保障。龙岩市第二医院引进第二军医大学消化内科项目,获得国家资助980万元;把国防公路19个项目列入全市公路建设规划,建设里程701.1公里,总投资66.2亿元。方圆经济开发的无人飞机用于森林武警防火、海德馨研发的智能应急发电车应用于部队应急处置事项。深化军地人才融合,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每年为驻军培训人才1200余人。

齐心协力,双向互动,持续双拥共建热度

去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给龙岩市委市政府寄来了感谢信,信中对会议期间的食宿保障、安全保卫、慰问活动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高标准完成好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我市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筹备班子,遴选得力骨干组成保障队伍,全市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场地建设、供水供电、交通通信、安全保卫、食宿保障、代表慰问、送医送药等任务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全体干部骨干发扬了老区人民连续作战、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和南京军区政治工作会议各项保障任务,展示了闽西老区人民支前拥军的风采。

今年5月19日和7月22日,长汀、连城发生特大洪灾,2000多名驻岩部队官兵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与全县干部群众一道投入搜救转移群众、灾后重建等工作,原定10天以上的抢修时间提前了5天。省、市主要领导先后深入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一线部队官兵,指导灾后重建工作。2012年以来,驻岩部队共出动现役官兵、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13000余人次参加抗洪抢险、扑灭森林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转移遇险群众2300余人。驻闽部队共投入1万余兵力,在长汀、上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共造林1.8万余亩、植树8万余株,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龙岩贡献了力量。

在抗洪抢险一线,有驻岩部队官兵奋不顾身,昼夜奋战的忙碌身影;在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活动中,同样能看见官兵们绽放的笑容,驻岩部队先后投入和协调资金800余万元,帮助兴建村部16个,援建学校5所,资助贫困学生156余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00余户。龙岩军分区牵头驻岩部队捐建新罗区白沙八一希望小学,坚持每年为该校办一到两件实事,有力提升了该校的办学水平。龙岩二中与73882部队共建25年,共建文明校园和文明军警,培育校园文化和军营文化。73891部队坚持18年援建上杭庐丰畲族乡中坊小学,部队干部先后与296名中坊贫困学子结成帮扶对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挂钩帮扶活动在驻岩部队全面展开。

拥军是传统,更是品牌。地方有关单位(部门)与驻岩部队建立了共建共学对子,全市共有拥军优属服务站、服务小组3856个,军(警)民共建对子360对。城区各学校与驻岩部队积极开展共建联谊,为随军子女就学提供一切便利,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新罗区苏溪社区居委会与龙岩消防支队以共建文明社区为载体,互办实事,确保了一方平安稳定。龙岩市供电公司长期与武警支队开展高压进网上岗培训,300余名退伍战士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全市各路公交车上,现役军人免费乘坐,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各大医院、旅游景点,专门为军人设置了服务窗口,公示了优先优待政策。每年7至8月份,全市有关单位(部门)组织记者走基层、进军营、入优抚户,集中进行采访报道。一件件好事、实事,犹如一股股爱的暖流,滋润了闽西人民的心田。在龙岩人民心中,解放军、武警官兵永远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累累硕果遍闽西,处处争妍满山红。我市借助新古田会议的东风,加快闽西经济建设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继续弘扬闽西老区的光荣传统,探索创新双拥工作新局面,为闽西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为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