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时空扬州讯:(文/肖奎武)“经济建设需要强大的国防做后盾,人民群众的幸福靠人民子弟兵来保障,党和部队的培育赋予我的感恩情怀,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感恩部队,真诚拥军是我自己毕生的追求。”说这话的人他叫刘卫国,今年37岁,他是连锁口腔门诊洁丽特口腔、香港誉肤堂疤痕修复中心邵伯店的总经理,分别在杭集、泰安、江都开设口腔门诊,并在邵伯镇设立了香港誉肤堂疤痕修复中心。他是一位退伍老兵,退伍不退色,他保持军人本色,牢记军人使命。在部队多次荣立战功的刘卫国,自主创业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刘卫国一直默默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关心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众,先后帮助多名老复员退伍军人和困难战友,积极参与拥军拥属活动,近十年来累计为社会奉献二十多万元。今年六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又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杰出人物”称号。
口腔门诊是他拥军拥属工作站
在刘卫国的口腔门诊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卫国志愿服务队拥军拥属工作站”。 刘卫国在部队服役6年里,他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并获得“98抗洪英雄” “学雷锋学李向群标兵”等荣誉。军人的情结,使他对军人军属有种特殊的感情。2001年,刘卫国复员回到地方后,他放弃政策性安排工作,把政府安排的就业岗位给了别人。他来到扬州,自主创业,先后在扬州泰安、杭集、邵伯开办口腔保健门诊。他以洁丽特口腔门诊作为拥军拥属的工作岗位,他觉得爱国拥军应该从关心军属、战友做起,从细微之处、身边小事做起。因此到他洁丽特口腔门诊就诊的,只要是当兵的,一律免费。逢年过节,他自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生活困难的老战友。
2012年3月的一天,刘卫国接到一个战友电话,说她的母亲得了肺癌现在住院,家里困难身上没钱,急需3万元钱,需要他帮忙。这时刘卫国手里没有钱,可是战友需要帮忙,刘卫国接到电话后,打电话给自己的好朋友让他给转3万元,刘卫国把钱打给战友,第二天又带着两千元钱去看望,战友非常感动。
2013年春节前听到战友说,有一位战友由于他老婆出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家里的钱全部用于给他老婆看病了,过节都很困难。刘卫国听到后,立刻买上过节礼品,带着两千元现金送到战友家里,战友紧紧地抱住刘卫国感动得热泪盈眶。
象这样的事,刘卫国做的很多,有一位也当过兵的领导评价刘卫国说:“他这样对部队有感情,想方没法为退伍军人和困难战友排忧解难的人是百里挑一的。”
口腔义诊作为拥军拥属的硬性规定
刘卫国是英雄,可是他更崇敬老英雄,在他的牙科诊所就有一项硬性规定,就是他把给老英雄看牙,义务口腔护理列入拥军拥属的“硬性规定”。 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参加,并把“定期为老英雄义诊”作为员工考核指标。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刘卫国说,许多老人因为牙齿松动脱落,茶饭不香、消化不良,加之年老体弱怕出门、怕花钱,即便牙痛也是忍着,于是他每月都腾出一两天时间登门义诊。
7月21日清早,刘卫国把一箱箱牛奶搬上汽车后备箱,带上口腔诊疗设备,穿上白大褂,驱车拜访杭集镇6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登门为老人看牙。
在杭集镇新联村,今年82岁的老兵唐存福正在田头忙活。看到刘卫国来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他拉着刘卫国到客厅坐下,说道,“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就硬朗,可得感谢你啊!”说完,他拿出了自己年轻时在井冈山和鸭绿江边拍摄的军装照,捋起裤管露出炮弹留下的伤疤,讲述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故事。“当年从朝鲜回国的时候,身上挂满了勋章,后来被小孩子拿去玩了,再也找不到了。”
刘卫国总爱跟老英雄们聊天,听老人们讲述当年浴血奋战的英勇往事。他说,老人晚年寂寞,需要倾诉,从他们的故事里总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也鞭策自己“日子好过了不忘本”。
家住八圩村伏西组的86岁的老兵李忠金,只剩下几颗松动的门牙。刘卫国为他检查了口腔状况,说:“我接你到我的口腔门诊帮你补牙,帮老英雄看牙治病不要钱,这是我们口腔门诊多年的规矩,您就放心好啦!”
李忠金老人说:“战争年代,说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如今,和平年代,像卫国这样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同样是最可爱的人!”
8月16日周日刘卫国早早地起来了,他带上慰问品和口腔诊疗设备到家住东台的94岁抗战老兵祁政家去,慰问这位抗战老英雄并给他看牙。
赶至祁政老人家中,刘卫国说:“祁老,我看您来了。”老人见到刘卫国激动的痛哭流涕,他说,自己对不起自己的战友,没有保护好他们,他们为抗日牺牲了,没有战友的牺牲就没有他今天的生活……老人现在被称为“流泪的英雄”,他见到自己熟悉的人,讲起抗日故事,他就流泪。老人与刘卫国早已熟悉了,老人把刘卫国当作亲人。刘卫国安慰了老英雄以后与他交谈,老人讲述他的故事,14岁就参加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大小战斗不计其数,14次受伤,曾获得战斗英雄称号3次、人民英雄称号2次,立功13次,被授予爱兵、爱民模范16次,荣获中央军委和朝鲜人民军总部授予的上甘岭战斗孤胆英雄称号。至今腿中仍嵌有三块炮弹皮;曾参加国际军事代表团,出国访问苏联,和斯大林大元帅握手留念。听完老人的故事, 刘卫国感动地说:“抗日战争时期,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奔赴全国各地战场,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牺牲,为取得抗战的胜利书写了可歌可泣、悲壮动人的一页。感谢您做出的贡献,人民没有忘记您!”接着刘卫国为老人检查口腔,并为老人修牙。
与拥军模范联盟,当好拥军后继人
8月25日,刘卫国到仪征看望83岁高龄的老拥军模范周宏英大妈,两代拥军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坐到了一起共话拥军情。今年83岁高龄的周宏英,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和蔼慈祥。她从13岁为就地宿营休整的新四军送军鞋开始,始终拥军不辍,先后将16名亲人送入军营,还将自己的4个女儿和一个干闺女,嫁给现役军人为妻。70年来,她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走遍大江南北的军营,被部队官兵敬称为“兵妈妈”。截至目前,在她的热心牵手下,有400名军人与伴侣步入了婚姻殿堂。2015年八一前夕, 83岁拥军模范、党员、“兵妈妈”周宏英,再次荣获江苏最美人物,这是她70年拥军不丢手所获新称号。她70年拥军不辍,以一颗矢志不渝的爱国为兵之心,谱写了一曲拥军赞歌。
两代拥军人互相交流之后,刘卫国紧握着周大妈的手说出了肺腑之言。 “自以为拥军10多年,做了一些事情,直到今天跟您老人家见面,我才感到我的工作微不足为,您就是我的楷模我的榜样,以后跟着您学着做拥军。”
当周大妈说出自己的牙齿不好时,刘卫国接着说:“以后牙齿问题由我来负责,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做到服务无距离。”周妈妈连说几个好。刘卫国说“今后我要和您组成联盟一起走遍全国去拥军,当好拥军后继人,把拥军接力棒传下去。”
永远是军人,拥军拥属无止境
刘卫国的爷爷是新四军伤残军人,从小在爷爷的熏陶下,他就有了参军当“英雄”的梦。长大后参军,幸运地被分配到“塔山守备英雄团”,跟著名抗洪英雄李向群烈士同属一个团队。入伍第二年,便光荣入党,并在军事集训中荣立三等功。
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特大洪水,长江荆江大堤告急,刘卫国所属部队开往湖北抗洪抢险。一天深夜,刘卫国带领战友巡逻,突然发现堤坝有一处管涌,江水夹带着泥沙喷涌而出。刘卫国抱起一个沙袋,纵身跳下去,用身体和沙袋堵住了缺口,在连队指导员等战友的配合下,在短短25分钟内,投下200多个沙包,排除了重大险情,荣获“抗洪抢险二等战功”。后来又被命名为“学雷锋学李向群标兵”。
刘卫国说:“脱下军装我感觉仍旧是个军人,更不能忘记佩戴的军功章,尽已所能拥军拥属,做到拥军拥属无止境。”
今年元旦三天小长假,刘卫国放弃全家韩国跨年旅游计划,用节省下来的万元“旅游经费”,到部队慰问烈属和驻军官兵,到盐城东台老家拜访抗战英模,以这一特别方式迎接新年。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8月26日上午,刘卫国带着牛奶等慰问品到扬州军分区第一干休所去看望慰问抗战老兵。座谈会上,刘卫国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赞扬了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浴血奋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的重要贡献,老人们表示如今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他们还要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刘卫国关切地询问他们牙齿情况,老人们大都是牙齿不好,刘卫国就说,以后牙齿问题全部由他来负责,经常来看他们,为他们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他把自己的电话告诉他们,只要他们需要,随时随地做好服务。接着又到抗战老兵代表家里去进行慰问并共叙鱼水情深。
刘卫国拥军拥属无止境,他时刻把拥军拥属的事放在心上。泰安镇的“七河八岛”区域江河湖相连,水道纵横,生态资源丰富,水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4倍,绿化覆盖率达30%,拥有50多个鸟类品种,水绿交融的生态系统,是旅游的胜地,因此吸引国内外游客。他打算在泰安镇成立了拥军志愿服务队,专门为来景点旅游的军人军属提供服务。
刘卫国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拥军拥属工作中,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刘卫国如此乐于拥军?刘卫国说,一路走来,始终不改的是部队情怀和爱国拥军情结,这情怀情结激励着他时刻不忘拥军,他把爱国拥军作为一项事业去做,用满腔热情去投入,实现自己毕生的追求。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