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淮安市深入扎实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2015-09-23 09:25:39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团职军转干部安置为重点,努力探索形成了“凭转业积分公开选岗,靠工作能力竞争适岗,以德才表现择优调岗”的淮安特色军转安置机制。

践行“八字理念” 创优安置机制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团职军转干部安置为重点,努力探索形成了“凭转业积分公开选岗,靠工作能力竞争适岗,以德才表现择优调岗”的淮安特色军转安置机制。

转变理念,主动安置。作为周恩来总理故乡和双拥“三连冠”城市,该市始终秉承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确保完成每年军转安置政治任务。市委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永忠同志鲜明提出:“淮安要始终把军转安置工作视为加强和推进地方班子建设的重要机遇,始终把军队转业干部作为优化和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珍贵资源。”正是紧扣“重要机遇、珍贵资源”的“八字理念”,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安置,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实现军转干部、后方部队和用人单位“三满意”。今年,采取“职务分设”、“先进后出”等具体举措,拓宽安置渠道,圆满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在全省率先100%发出报到通知。

阳光操作,公开安置。采取积分选岗的办法安置团职军转干部,该市始终坚持阳光操作,确保军转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是积分安置政策全公开。在安置工作开始后,市委组织部专门召集团职军转干部会议,通报安置工作操作规程和时间进度,介绍积分选岗办法,并接受军转干部的咨询,消除军转干部的思想顾虑和认识误区。二是备选岗位信息全公开。在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备选岗位后,全面梳理备选岗位单位性质、工作职能、班子分工和职位要求等信息,向军转干部公开介绍,帮助每一名军转干部充分了解岗位情况,鼓励他们综合考虑个人特长、工作能力、性格气质等因素,进行理性选岗。三是工作程序过程全公开。在安置过程中,定期不定期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与军转干部沟通,提醒军转干部及时核算积分。在积分选岗时,首先公开最终积分及排名,待军转干部考虑成熟后,依次陈述个人情况和选岗理由,并签字确认选岗,选岗结果现场同步公示。选岗过程的透明公正得到军转干部的充分认可,某军转干部表示:“虽然前期心里没底,但通过这次安置的亲身体验,真的觉得非常公平公正,比我想象好得多。”

创新方式,科学安置。该市始终坚持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努力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重视军转干部培训、考核、交流和使用,延伸军转安置工作链条,健全军转干部“再培养”机制,避免军转干部“一选定终身”。一是及时组织任前培训。组织军转干部集中培训,除了学习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发展知识、淮安市情等外,专门邀请前几年的军转干部介绍工作经验,分享感悟体会,通过以老带新、以点促面,引导军转干部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和融入地方工作。二是动态推进人岗相适。重视军转干部与备选岗位的匹配性,有意识地结合军转干部的工作经历酝酿备选岗位。比如在今年军转安置中,针对有来自部队医院的军转干部,特意排出卫生系统备选岗位;针对有从事过会计工作的军转干部,侧重从财政、商务等经济部门协调安置岗位。同时,把军转干部及时纳入年度“述职、述廉、述学、述法”考核范围,特别是新转业的干部,及时跟踪考核,对不适应部门工作或存在其他问题的,有重点地进行“二次调整”。三是适时调岗择优重用。在军转干部使用上,坚持与地方干部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尤其是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充分信任他们,敢于使用他们。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为做好有关群体的信访稳定工作,市委专门从信访岗位抽调一名军转干部任市民政局副局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发挥了较好作用。军转干部陈暄同志,转业安置任市物价局副局长期间表现优异,今年被市委重用为市委副秘书长、市双拥办主任,他说:“作为一名转业干部,本来以为选岗到一个单位就是最后一站了,真没想到还能走上更加重要的领导岗位,只有继续努力工作,创造更大成绩,才能回报组织的厚爱,才能无愧军转干部的光荣称号”(杨海兵)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