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彰显双拥特色 夯实双拥基础

2015-09-23 09:18:35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淮安是我党我军创史人和延安双拥运动发起人之一—周恩来总理的故乡,革命老区和驻军大市,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双拥传统。

——淮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综述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淮安是我党我军创史人和延安双拥运动发起人之一—周恩来总理的故乡,革命老区和驻军大市,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双拥传统。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军民深入实践“两个第一”思想、“三个不忘”要求和“三个转移”思路,与时俱进,奋力争先,取得卓越成绩,建成市国防园并对外开放,“两就”工作显著,多项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目标。

一是一直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我市一直实行双拥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连续18年将双拥工作纳入各级一级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与中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强化双拥办建设,从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等多个方面给予倾斜,做到“三保障”,即办公经费保障、双拥基金保障、必要的办公设施保障。

二是全力解决部队重难点问题。全市为部队办实事820多件,总投入2.7亿元。建成市民兵训练基地、反恐综合训练馆、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大楼等。无偿划拨680亩土地支持防空旅新营区建设,并减免配套规费2000万元,拨款1.1亿元改造新营区连接市区道路。尤为突出的是“两就”工作,我市按照政府保底、市场就业相结合和随军子女免费入优、初升高加10—20分的办法,把随军家属安置到行政事业单位和好的企业,随军子女全部免费进入优质学校,四年共安置随军家属280多名,随军子女320多人,初次就业率、优质学校入学率始终保持100%。2009年省军区、省双拥办在我市召开“两就”示范基地授牌大会,2011年《解放军报内参》又专题介绍我市经验。

三是大力支持科技练兵。开展“送科技进军营”活动,帮助驻淮部队建成40余个双拥电教室与双拥图书室。多次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并无偿赠送给部队,四年累计实施科技拥军项目810个,投入5400万元,其中重点项目有85个,总投资1300万元,巩固了我市科技拥军工作在全省的地位,全省科技拥军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面推广淮安经验。

四是着力做好拥政爱民工作。开展刘老庄中心小学“济困助学”活动,累计捐赠资金等20多万元。参与“饮水思源,我为八十二烈士植棵树”活动,共捐款40多万元。建成全市第一片“双拥林”,保证了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和淮扬菜美食节的按时召开。汶川地震发生后,驻淮部队共向灾区捐赠资金100多万元。开展学生军训达40万人次。

今年是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的开局之年,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创立双拥“年主题”制度,每年推出一个“年主题”。今年“年主题”是“和谐 祥瑞”,既包含我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的完美收关,也象征“四连冠”创建的顺利启航,预示着我市双拥工作更加和谐共生、吉祥如意。为此,抓好三件事情:一是进一步分解细化双拥目标,使目标任务更加贴近淮安实际;二是广泛开展“拥军模范”、“爱民模范”、“关心国防好领导”、“永葆本色好军人”、“为国为家好军嫂”双拥英模评选活动;三是发起“军营助残,牵手同行”活动,让最可爱的人与最困难的人结队帮扶,平等共享。(戴建华 杨海兵)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