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强化双拥一把手机制,创新推动双拥蓬勃发展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淮安地处江苏北部,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诞生过一代伟人周恩来、千古名将韩信、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是革命老区,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战斗的光辉足迹。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输出4万多子弟兵、牺牲近3万人,淮海战役中有35.66万群众踊跃支前,为革命的胜利、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大会上称颂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英雄团队之一的新四军“刘老庄连”,就是以发生在淮安刘老庄的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场战斗而命名的连队。
多年来,该市就像淮海战役支前那样,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大力支持驻淮部队建设,尤其是近年来,全市军民按照“两个第一”( 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强大国防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思想和“三个不忘”( 抓经济建设不忘抓好双拥工作,分享发展成果不忘为部队办实事,选拔人才不忘军转和人武干部)的要求,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力唱好四季歌,全力争创模范城,双拥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展现了一批又一批动人业绩,多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去年10月中旬,《解放军报》内参专题介绍该市“两就”工作经验,推广该市做法;今年初,该市在全国首创的双拥“年主题”制度,得到了全国双拥办杨国英副主任等军地领导的一致好评;6月初组织开展的“军营助残,牵手同行”活动,被中国经济网、中国残联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最近出台的“三就”工作意见即将被省双拥办转发全省各地学习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个中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该市十分注重机制创新,有着一套科学合理,运行有序,效果明显的工作机制,概括起来就是“五个长期坚持”。
一是长期坚持双拥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经济和国防双拥工作一起抓,两副担子一肩挑。连续三届市委书记兼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名常委和一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双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和重点安排均由“一把手”亲自拍板,减少很多中间环节,避免发生推诿扯皮现象,各县(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也均由主要领导兼任,与一些地区副职兼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做法相比,前进了一大步。二是长期坚持双拥工作一级目标管理。该市连续18年将这项工作纳入全市一级目标管理,双拥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中占有1.5分分值,每年都与经济等中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时,该市每年层层签订双拥工作目标责任状,下发文件,确保双拥工作落到实处,与一些地区双拥工作实行二级目标管理或部门管理的做法相比,前进了一大步。三是长期坚持双拥办主任兼任党委、政府副秘书长的做法。在长期的双拥工作实践中,该市感觉到仅以双拥办主任的权威协调军地,力不从心,难度很大,往往费尽周折,却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延误最佳时机。为提高双拥工作的权威性,该市先后三任双拥办主任均兼任市委或政府副秘书长,他们经常受市委、市政府领导委托,代表市委、市政府履行双拥职责,协调力度到位,事情解决圆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县(区)双拥办主任有的也兼任当地党委、政府办公室领导,与一些地区由部门副职兼任的做法相比,前进了一大步。四是长期坚持双拥机构独立运作模式。市双拥办为市直属行政机构,市级财政一级预算,财务独立核算,编制8人(行政编制7人,附属编制1人),驻淮部队还有一名干部轮流在此办公,下设两处(综合处、创建处)和1个直属单位(市国防园,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其中领导成员3人。经过多年发展,市双拥办已经成为为政府分忧、替部队解难、给双拥对象办事的军地权威协调机构,编制独立,职级明确,分工合理,运作有序,协调有力,运转顺畅,是党委政府的参谋部、工作部和部队官兵信得过的“娘家”,象这样的双拥机构全国屈指可数,各县区双拥办也职级明确,人员编制配备齐全,与一些地区人员不专职、保障没有力的机构设置相比,前进了一大步。五是长期坚持双拥工作定期例会制度。该市每年召开两次以上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党委常委议军会议,听取汇报,部署任务,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大难点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各县(区)和驻淮部队双拥办主任会议,交流工作,通报情况,与一些地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活动相对较少前进了一大步。 (作者系淮安市双拥办综合处处长 杨海兵)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