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李军 林士卿 黄建财 通讯员 蔡建)福建漳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军事斗争的“前哨”,也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名城,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也是一座蝉联五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拥军城市。
8月26日,位于漳州龙海市的某部队,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龙海市隆教乡的建材企业家,企业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带着慰问物资看望这群最可爱的人,地方政府、驻地部队、拥军企业齐聚一堂,拉家常、系感情,这也是当地一直传承下来民拥军的一个好传统。一直以来,该市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漳州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军民和谐的重要标志,该市的社会化拥军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拥军优属走新路
国无防不稳,民无兵不安,经济建设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力量。福建漳州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工作纳入了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整个班子合力抓。
该市政府把争创全国、省级双拥模范城列入争先创优的重要目标,在研究财政计划时把支持部队建设经费纳入财政盘子,把支持部队农副业生产列入为民办实事的范畴。
漳州在全市开展科技拥军活动,投入400多万元,漳州市双拥办与漳州市科技局联合实施科技拥军项目,通过重点支持民营企业研发军、民通用的适用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提高民营企业服务国防建设的能力。福建省首批“省级科技拥军示范基地”——闽南师范大学,坚持选派优秀教师为驻漳部队举办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每年4000多名官兵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四年来,该市共帮助部队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75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3000人次,协同部队技术革新15件,科技攻关20项。
同时,漳州市公安局为部队军人和家属办理户口迁移市区手续250多名,市教育局解决军人子女到市直重点小学就读300多人,市组织人事部门解决安置军转干部439人,形成多人人参与、事事用心的拥军氛围。四年来,该市共投入资金1.92多亿元支持部队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菜蓝子”工程建设,并列入为部队办实事项目,支持部队建设。
拥军宣传踏新篇
始终把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漳州市委宣传部设立子国防教育科,每年年初都制订下发《全市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意见》。全市自上而下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厂、学校)四级教育网络,狠抓教育对象、内容、时间、效果“四落实”。
军地双方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坚持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宣传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形成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社区“五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该市还依托国防教育基地深入宣传。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红军进漳纪念馆等177个永久性省、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载体作用,以点带面,分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每个教育基地做到有专人管理,有专项经费,保护管理较好。漳州市还结合重要节庆活动普及宣传国防教育,寓教于乐,学教结合,充分利用春节、八一、国庆等节假日和每年“九•一八”防空警报试鸣等特殊节日,举行报告会、演讲比赛、节画展和文艺踩街等,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拥军热情和国防双拥观念。四年来,授课90多场次,听课人数超过65000多人。
漳州市坚持每年过“军事日”活动,市、县、乡三级党校均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各类学校开展了军训或国防教育课,使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了国防观念,做到“和平时期不忘国防,发展市场经济不忘人民子弟兵”,在漳州重现“百万群众支前忙”的生动场面。
优抚安置推新高
从去年开始,漳州市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为全市400多名未就业随军家属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的基本生活补助金。按规定足额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金,4年为14000多名义务兵发放家庭优待金13201余万元。
该市还积极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按照每年3%的比例落实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各县级财政共为全市1.3万余名重点优抚对象投入自然增长机制资金981万余元。四年来,该市市、县两级财政安排医疗补助配套资金851万元,严格落实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出台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不断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该市858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拥政爱民焕新貌
驻漳部队在坚持国防建设大局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地方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工程用地、机场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光缆迁移等项目上,主动协调,出兵出力,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在诸如长泰旅游区建设项目、沈海复线高速公路项目、漳州液化气接收站项目、古雷石化建设项目等地方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驻漳部队都提供了无偿的帮助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漳州“小城镇”建设中,驻漳部队与地方政府签署“参建协议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很大成效。近几年来,在东山县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沿海大通道、新江东桥、北环城路建设、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漳州市南江滨路、“四馆一院”等全市40多个重点项目中,驻漳各部队都能积极配合,确保各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解放军第175医院经常组织专家到市区中心街道、居民小区义诊,深入到平和、南靖等偏远贫困地区为困难群众免费看病,发放药品,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为驻地群众免费坐诊、巡诊8500多人次,发放各类药品价值60000余元。
创建活动留新意
在漳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漳州军分区主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部队内广泛开展“讲文明话、开文明车、办文明事”。在漳州召开的第十五届全省运动会中,驻漳部队官兵积极发挥主观作用,为赛事出点子,想计谋。近年来,漳州军分区还会同地方公安、安全、税务等有关部门联合查处了假军车、假军人和制售假军用品、假发票等涉军违法犯罪行为,为净化社会风气,推进“平安漳州”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支援新农村建设中,漳州军分区大力开展“一部挂一村”活动,所属11个人武部均定点挂钩帮扶一个村,通过出思路、引项目、办实事等方式方法,切实为结对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脱贫致富。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