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双拥花正艳 绽放模范城

2015-08-20 14:32:09来源:中国网
福州,这个被广而告之的有福之州,有着绵延悠长的历史文化传统,闽越文化、海滨邹鲁、著名侨乡,一张张名片厚重而有韵味。其中,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这张名片显得格外醒目。

\

福州市法律拥军活动

开拓创新 谱写拥军新篇章

福州市双拥工作立足实际,坚持继承和创新,不断打造双拥工作新品牌。2012年以来,坚持每年突出一个活动载体,扎实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百村百连”结对活动。近年来,福州市着眼形势使命变化,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倡导的军民共建做法,创新开展了“百村百连结对子,军民融合促发展”军民共建活动,带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推动基层双拥工作创新发展。活动中,106对共建对子以共建“三型”党组织为目标,在活动中双向奉献、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军地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等工作,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刊发,并写进省里《关于大力推进福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决定》中,作为典型进行推广。“百村百连”结对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军地开展军民共建的激情,各驻军单位有条件的基层连队(相当于基层连队的单位)都主动与驻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军地双方相互支持、互办实事、融合发展,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共有600多对军民共建对子,85%以上被县团级以上评为先进单位,在全市双拥共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建立“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基金。2014年,福州市双拥办、福州市民政局和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的意见》,采取“政府支持一点、上级慈善总会支持一点、社会爱心捐赠一点”的方式,建立“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基金,采用专项专用,市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予以支持,该项目开展之初就已筹集专项基金535万元。2014年,首批受助军人共265人,市里向每个受助对象发放救助金5000元,受到了部队官兵的高度肯定。今年,市里开展第二批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拟救助500多个困难军人家庭。

文艺下基层慰问演出。福州市经常举行送文化进军营活动:中华文化促进会在福建大剧院联合举办“情满榕城”——双拥专题文艺晚会,总政文工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广播艺术团等单位的知名艺术家同台献艺,为全市军民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歌舞节目。今年7月27日,被誉为“海岸霹雳第一团”的92383部队营区内歌声飞扬,由市双拥办组织省实验闽剧院、武警福建总队文工团组成的文艺小分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到来之际,给驻榕基层部队官兵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科技拥军强实力。把科技拥军与智力拥军作为双拥工作重点,一直是福州市拥军的一大特色。2009年,福州市大力支持军民两用“星海通讯技术公司”开发研制了“抗干扰多路耦合器”安防设备,该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已应用于海军舰艇通讯。此外,各级各部门还投入经费317万元、物资280.5吨,积极协助部队搞好军事演习、野营训练、国防施工、濒海训练等军事演练的后勤保障。据不完全统计,3年多来,全市共贴补资金5亿多元支持部队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及民兵预备役建设。

打造“阳光工程”。福州市在积极做好驻军拥军工作的同时,还把安置军转干部、安置随军家属、解决军人子女入学难问题作为暖军心、稳军心、凝军心的“阳光工程”。长期以来,福州市一直坚持多渠道、多层次的安置办法,采取坚持重点安置与普遍安置相结合,依托各级职介机构推动军嫂就业,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安置随军家属就业等手段,灵活务实地做好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3年多来,已安置和推荐随调随军家属就业585名。对部队子女入学、转学和考试升学等方面,福州市也是给予优先照顾、特事特办,全力保障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此外,福州市还积极支持和帮助部队解决干部住房困难问题,并在办理立项、规划、用地、施工许可和产权手续等方面为部队提供便利,解决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

围绕“军地双赢、互促共进”的目标,福州市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互动互促,坚持集聚集约,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点、福州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