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宁德三都镇盛开军民融合之花

2015-08-20 10:19:53来源:中国网
三都岛,这里的水兵和岛民脸上处处洋溢着微笑,“军嫂餐馆”、“少年军校”、“兵书记”……处处盛开着军民融合之花。

民拥军处处情意显融合

三都镇历来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三都镇以争创国家级“双拥模范镇”为目标,密切军地鱼水情谊,维护军地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共建生态休闲美丽海岛。2013年三都镇被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三都边防派出所等单位也多次被评为福建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三都镇切实将优抚政策落到实处,定补对象准确,安置落实到位,每年发放各类优抚优待金近30万元。目前,有5名退伍转业军人作为镇工作人员,有20多名退伍军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予以重点培养,10多名退伍军人担任村干。此外,该镇党委、政府还在资金、信息、用地、技术等方面帮扶退伍军人和军属创业;精心组织镇直有关单位与37名老弱病残的退伍军人和病故军人家属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军属和残疾军人解决实际困难;联系企业做好推荐聘用军属工作,免费为士兵、军属提供技术培训、就业培训;协调礁头停车场作为军车免费停放点,斗帽景区对军人免收旅游门票,不断增强了官兵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了一批适龄青年踊跃应征入伍的热情,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

三年来,三都镇与驻军部队、公安、边防共参加抢险救灾168次,出动车船620多次,转移海上作业人员及危险地带群众35000多人次,劝阻、协助1500多艘船只回港避风,挽回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9000多万元,确保了防台防汛期间未发生重大险情。

\

洪水中不顾危险转移遇险群众

渔水情涓涓暖流促融合

三都镇重实效、办实事,开展军民共建,加深军政军民鱼水情谊,构建和谐军民关系,努力营造军民一家亲的氛围。该镇企业站退休干部陈祖成倾注满腔热血,在荒山野岭中寻找为三都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38位烈士遗骸,筹资30多万元修建了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纪念。

为了支持国防建设,三都镇党委、政府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动员,出动了2000多人次清理航道,清理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顷,虽然海上养殖户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但毫无怨言,得到了中央军委等单位的高度赞扬。为了丰富军营生活,激发保疆卫国热情,三都镇与部队联合开展“情系天湖爱在海疆”集体婚礼、“真情五月天爱满母亲节”、党员干部到部队舰艇过党日、青少年到舰艇过军事日、退伍兵文艺演出、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开办少年军校等一系列活动。此外,还组织学校、机关、村(居)与部队联合举办首届“军民融合杯”文化体育节活动,加强地方与部队的交流,增进军民感情。

\

加固海上渔排

三都镇党委与部队建立军地“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的项目运作机制,将部队设施建设与地方民生工程融合,充分发挥军地双方优势,整合军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过去的三都镇从10岁小孩到70岁老人,人人都会挑水。长期以来,岛内居民仅靠14口水井抽取地下水解决生活用水,特别是枯水季节,供水十分紧张。驻岛部队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将玠溪部队水库无偿提供给地方共同使用,并与三都镇党委、政府协商,双方共同投资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和改造更新,将玠溪自来水厂建成军民共用自来水厂。去年以来,蕉城区委、区政府和驻地海军某部,把三都镇自来水工程作为军地融合发展项目,共同投资1513万元,今年7月29日,日产水量5000吨的三都镇军民融合自来水工程建成并投用,解决三都岛1.1万军民饮水难问题。

\

军民融合文艺惠民演出

军地双方还共同争取三都岛交战路、海防路、交战码头、城澳半岛交战路、交战码头、象溪大桥建设项目,总投资达8500万元。同时,联合部队将闲置营房设施改造成水产品冷库、育苗场、仓库、超市,闲置海域发展海带、龙须菜、网箱养殖,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深度创造经济产值,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部队的后勤物资保障,实现了军地共赢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