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厦门市海沧区近日出台《党员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行为规范》,强化对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约束,以此将“从严治党”要求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引向深入。(8月12日 凤凰网)
近年来,许多地方相继出台文件规范了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生活、社交等行为,这些规范的实施,为党员8小时以外的言行举止提供了规范,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引导党员干部拥有健康、向上、清廉的生活方式。笔者认为,要真正将规范落到实处,切实达到净化心灵、规范行为的目的,疏堵结合才是规范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行为上策。
既然制定了《党员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行为规范》,就要对党员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行为规范进行细化,明确要求言行举止,明确规定禁止事项。要与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相结合,纪检、监察要随时了解党员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对违反规定的予以严惩,起到警示作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落实好《党员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行为规范》,党员干部自身素质是关键。各级党组织要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和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克服享乐、奢靡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定政治方向。要多举措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增强统揽事务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在推进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领导水平。
要发动党员干部身边的监督力量,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配偶、子女、家属的教育引导,从家庭、社会层面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人平安的重要,促使他们自觉的做起党员干部的监督员。倡导党员干部之间互相监督,许多单位同事8小时之外在生活中和社交中交集颇多,应鼓励他们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慎重交友。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在8小时之外多组织一些如讲座、比赛、垂钓之类的休闲活动,着力培养党员干部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与同事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让8小时以外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从时间空间上杜绝了腐败滋生。(侯琴 供稿)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