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全军“强军故事会”活动入榜作品选登

2015-08-05 09:45:17来源:解放军报

无名高地

南京军区

\

■创作者:戴荣章 戴永洋

■讲述者:李动动

无名高地:他拖着一条伤腿从尖锐的石头上攀上顶端,崖壁上留下斑斑点点的血迹。

刚从演习场上下来的指导员钱晔,急三火四地往医院赶。他要在这里为九班班长许连江组织火线入党仪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许连江在战友的搀扶下,完成这个神圣仪式。他的右腿绑着一块石膏,行动不便。骨科医生是个温和的人,话很委婉,说可能会留下伤疤。许连江嘴角一扬说:“那敢情好啊,我正缺一枚永不褪色的军功章呢!”

时间倒转到10天前,在皖东山区,一场实兵对抗演习即将拉开帷幕。

“许连江,命你为攻击三排排长,主攻西北侧的无名高地,务必在冲击发起后2时30分之前夺占高地。”沙盘推演会上,连长部署完任务,下意识地瞅了一眼许连江,看看他的反应。

众所周知,这个无名高地是个烫手山芋,拿下了,皆大欢喜;拿不下,就是“千古罪人”。

“是,保证完成任务!”许连江没有犹豫,回答还是像往常一样果敢坚决。

他没有选择。

论情义,他责无旁贷。他是在姥爷膝下长大的,姥爷当过兵,从小就给他讲精忠报国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耳濡目染,长大后他也参了军。在许连江的眼里,连队就是他的家,军人生来为战胜!

论实力,非他莫属。营里组织班战术课目演示,他夺得第一;旅里组织“考比拉”考核,他组训得力,成绩耀眼。

一切就绪,只欠东风。临战前,许连江做了一个简单的动员:攻下了,大家的;攻不下,算我的!

虽然做了吃苦攻坚的准备,但许连江还是没想到,蓝军的工事构筑竟然如此完备,小到单兵掩体,大到各种碉堡,使得进攻正面根本无法突破。

“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听我的!七班和八班继续以火力牵引蓝军,构成佯攻态势。九班跟着我,从翼侧穿插迂回。”许连江当机立断。

一听到“穿插”这个字眼,七班长夏凡犹豫了:“还是我去吧,我跑得比较快!”练过战术的人都知道,穿插迂回是一件苦差事,相当于虎口拔牙,耗体力,危险。

显然,夏班长是担心许连江的旧伤。在一次武装5公里越野中,许连江的右腿被诊断为轻微骨折。

“别磨蹭了,听我的!”说完,许连江带上几个人朝翼侧奔去。这注定是条不同寻常的路,山崖陡峭、怪石嶙峋,眼看就要掉下来。偏偏,这又是通往无名高地唯一的近路,关键是蓝军在这儿防守最为薄弱。

来到崖下,许连江做着准备,他要先爬上去,然后用绳子把战友们一个个拉上去,这样最省时间,也最安全。

攀至半腰处,许连江的腿突然一阵疼,手一松,整个人像崖壁上的石头一样往下坠,幸好他抓住了一旁的树根,死死不放。

下坠时,许连江的右腿还是被一块突兀的石头击中。他拖着一条伤腿从尖锐的石头上攀上顶端,崖壁上留下斑斑点点的血迹。他咬着牙,把绳子的一头系在一棵大树上。

这一招,打得蓝军措手不及。最终,裁判员给出裁决:红军小股分队穿插成功,顺利夺占无名高地。高地拿下,许连江再一次兑现了诺言,一屁股坐在地上,笑了。

年终,旅队评选“十佳感动人物”。指导员说,连里已经推荐了许连江,推荐词这样写道:你用坚韧描绘军人的钢筋铁骨,你用无畏书写军人的铮铮誓言,纵是荆棘丛生,纵是掉皮掉肉,也决不言弃。站在无名高地的顶峰,你就是一个高地。

许连江听着听着,眼眶不觉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