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为提高征集新兵质量,严把身体条件关。各省辖市卫计委统一建立征兵体检医务人员数据库,实行主要科室、关键岗位、主检医生异地用医。全部使用征兵体检管理系统,实施全封闭式体检。图为郑州市金水区征兵体检。(张正军 摄)
人民网河南7月26日电 (王倩)河南是全国兵员第一大省,每年征集任务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18个省辖市中有10个每年征集任务超过3000人,任务非常重。面对“当兵冷、征兵难”的严峻形势,全省各级各部门不把任务当包袱,始终把做好征兵工作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行动,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在首位,综合施策,持续用力,圆满完成了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征集入伍大学生比例年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注重加强研究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子:
一是开展学校征兵工作试点。把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深化征兵改革、提升兵员质量的主阵地,在高中以上学校开展“学校征兵”试点,从武装机构建设、开展兵役法规教育、建立完善先期征集、管理教育、服务保障、协调配合等工作运行机制入手,探索路子,总结办法,制定下发了《河南省各级各类学校征兵工作实施办法》,变“征兵期间到社会上动员找兵员”,为“平时依托院校培养选兵员”,充分发挥高中以上各级各类院校的作用,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征兵工作运行机制。今年河南省把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郑州市选择10所,开封、洛阳、新乡、商丘、许昌、南阳市各2所,其他辖市各1所高校,共33所高校,组织赋予高校征兵任务试点。
二是试行《兵役登记证》制度。结合兵役登记组织开展发放《兵役登记证》试点。规范登记办法,凡常住户口在本省范围内,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在6月30日前必须进行兵役登记;规范登记内容,省征兵办公室统一规范设计制作《兵役登记表》和《兵役登记证》,除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外,并告知适龄青年县、乡两级武装部的电话、联系人;规范发放方式,《兵役登记证》一人一证,一证一号,乡(镇、街道、学校)武装部填写,县(市、区)人武部审核后,由人武部部长签发并加盖人武部公章、部长个人名章;规范审查实施,依据《兵役法》将《兵役登记证》作为公务员招录、企事业单位招聘、升学或出国出境手续办理等基本资格审查内容。
三是创新服务保障机制。指导周口市沈丘县建立“退役士兵服务中心”试点,探索集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创业帮扶于一体的服务保障模式,为退役士兵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指导商丘市夏邑县组织开展以“军人优抚卡”为主要载体的“奉献军旅、优抚终生”试点。军人优抚卡除具有“银联卡”发放优待金功能外,同时还具备就医报销费用医疗卡、退役接续保险卡、自主就业免税卡、参加技能培训教育卡、自主创业贷款卡等功能。
河南省坚持把征兵工作当作推动军民融合、融洽军民关系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面对面做工作、点对点搞服务、心贴心解难题。军地各级连续3年对17万余户现役官兵家庭及8000多名烈属进行大走访大慰问大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国防、崇军尚武的浓厚氛围。从今年起,在全省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帮扶”“三送”活动,每年“八一”前和元旦、春节期间,分别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走访慰问,建立形成长效机制。拓展丰富选送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三好”活动成果,通过推行“军人优抚一卡通”、建立“退役士兵服务中心”等,解难题办实事,稳军心固长城,有力激发了适龄青年入伍热情。
郑州市为吸引在外青年返乡报名应征,出台政策对郑州市户籍在外地上学、务工人员和外地户籍在郑州上大学的学生,返乡或回学校报名应征的报销差旅费,并给予每人每天100元的生活补助。图为郑州市金水区人武部的同志在征兵体检站现场为符合条件人员办理报销事宜。(张正军 摄 )
(责任编辑:吴婧)